临湘建立五种机制 推进乡镇预算管理精细化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1年11月04日 08:10 【字体:

  今年来,临湘市财政局抓住国家对省以下财政体制调整和省管县的契机,建立五种机制,强力推进乡镇预算管理精细化。

  一是建立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从2011年1月1日起,对全市乡镇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收入上解、支出下划、超收分成、一定三年”的财政管理体制。新的财政体制更加注重实事求是,剔除了“短收全赔”的内容,解除了束缚在乡镇头上的“紧箍咒”,基本解决了历年来乡镇反响最为强烈的体制收入与税源之间的缺口问题,乡镇之间财力水平更趋于均衡,基本财力得到保障。同时,新体制在财力分配上很大程度地向乡镇倾斜,每年增加乡镇财力533万元。

  二是建立化债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乡村债务台账,实行债权债务基础数据的网络动态管理,严格控制新的举债。进一步完善偿债考核机制与偿债激励机制,各乡镇偿债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对乡镇主要领导实行消赤减债专项审计与责任追究制度;对化债任务完成好的乡镇,按化解债务额的10%给予财政补助。同时,财力向乡镇倾斜,加大公共产品向农村供给和运转费用转移力度,确保乡镇正常运转。

  三是建立专项资金监管机制。明确监管项目,进行摸底梳理,分析资金规模、拨付方式、管理模式等内容,将18项财政补助性资金全部纳入监管范围;明确监管办法,出台了28个关于加强乡村财政专项资金监管的规定,凡财政性各项涉农资金必须纳入乡镇财政监督管理,并入惠农专项资金整合专户统一核算;明确监管环节,具体把好“五关”,即项目申报关、项目公示关、项目验收关、资金拨付关、资料归集关。

  四是建立协税护税工作机制。建立协税护税信息平台,安排专项资金62.8万元,用于信息化设备技术改造升级;加强通讯联系,将财政所干部的电话,都张贴在公告栏内,要求全天24小时必须开机,除电话联系外,所有财政所均设立接待室,随时办理有关税务事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每一次税收政策上的变化,市财政、税务部门都会提前召开纳税人座谈会,以便让其尽快认知并积极施行。

  五是建立基础工作考核机制。开展会计账目评比竞赛、乡镇财务剖析、精细化管理调研论文竞赛、相关业务培训等活动,加大标准化财政所建设,投入资金68万元,统一全市乡镇财政标徽,统一制作财政所所牌、办公室牌、办事指向牌、人员去向牌、岗位责任桌牌、工作人员胸牌、工作制度牌等,使财政所面貌得到改善。


临湘建立五种机制 推进乡镇预算管理精细化

997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