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财政局在阳光理财中健全廉政机制
财政部门作为政府“当家理财”的经济综合部门,既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点对象,也是重要的职能部门,肩负着双重责任。近年来,岳阳市财政局在省财政厅和岳阳市纪委的指导下,立足财政职能,围绕阳光理财、不断揭开理财的神秘面纱为重点,把好了“四关”:
1、健全分配机制,把好公正关。全方位推进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改革,打造一条资金运行的阳光链条。把部门预算的主体交还给市直预算单位,由过来“关门预算、关门关帐”改革为“开门预算、开门关帐”,实施预、决算通报制度,在坚持因素法则的基础上,注重对民生事项、困难单位和弱势群体给予特殊关照,单位找也好,不找也好,都是一碗水端平。前几年一到年终关账,财政局车水马龙、突击解决经费的现象非常突出,近几年好多了,财政决算已成为日常工作,没有一个单位来跑。揭开理财的神秘面纱之后,我局有些科长感叹:“这几年实行阳光理财,主要革的是自己的命,我们理财的神秘感和权威性弱化了,但与预算单位的关系融洽了,工作简化了,心里踏实了。”这也正是党风廉政建设带来的实际效果。
2、健全运行机制,把好安全关。建立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确保资金运行安全、简化和高效。深化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市本级所有全额预算单位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财政直接支付比重达到85%,有效防止了截留、挪用和贪污财政资金现象的发生。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三年共查处“小金库”121个,涉及资金3464.7万元,健全了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有效规范了单位财务管理。加强了中央投资和涉农资金的管理,出台了《涉农补贴资金信息化发放管理办法》,建立了“部门管理、财政发放、纪检(监察)监督”的“三位一体”新机制。仅在去年,我们及时、准确发放惠农补贴资金6.8 亿元,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
3、健全绩效机制,把好节支关。狠抓资产管理,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新增资产购置预算编制工作,制定了《岳阳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为全市资产配置定制了“一把标准尺”,节约了行政成本。狠抓厉行节约,2011年市本级车辆购置经费零安排、比上年节省934万元,出国考察经费、接待经费都严控在年初预算内,较上年都有节俭。狠抓资金跟踪问效,去年对廉租房建设补助资金、社保基金和就业资金使用和管理进行绩效评价,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发挥财政职能,进一步强化了政府采购、财政投资评审,去年两项共计节约财政资金7.1亿元,为遏制腐败、防止奢侈浪费起到了积极作用。深入推进市直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改革,目前已在一级预算单位全部推行,有效的防止了虚假消费。
4、健全监督机制,把好公开关。一是推进民主决策。全面贯彻落实《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民主集中制、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二是公开财政信息。通过宣传栏、网站等多种途径,主动公开财政相关信息,实行阳光防腐。三是主动接受监督。多次迎接专项审计、国库资金安全检查,对审计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了剖析和整改。四是规范权力运行。扎实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和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清理权力、排查风险、制订防控流程,有效地防止了腐败行为发生。
党风廉政建设为岳阳市财政发展带来了新气象。2011年,岳阳财政事业再次喜获丰收。全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85.8亿元,比上年增长33.1%,总量稳居全省第二。其中市本级完成109.9亿元,增长33.7%。特别是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达41.9%,高于全省7.3个百分点,同时一般预算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比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财政“蛋糕”不但在做大,而且逐步在做强。这一年,岳阳市财政局40多项工作荣获全省财政系统和全市先进。去年6月,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来岳阳调研时,对我局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及财政文化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