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财政局深化改革促管理科学规范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今年来,岳阳市财政局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从财政收、支、管、用等方面对财政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方法进行了改革创新,财政体制机制活力明显增强。
1、城区财政体制得到完善。积极对接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按照促进市区经济协调、持续、稳定增长的总体要求,属地征管和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经过深入的调研,研究制定了城区财政体制调整实施方案,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城区财政体制的通知》,中心城区企业征管关系进一步理顺,各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得到激发。为保障城区财政体制调整有序开展,该局先后召集国税、地税、人民银行等部门,对收入统计口径、收入基数确定、数据调整等事宜进行了布置。目前,上半年收入调库工作已顺利完成,新体制运行平稳。
2、预算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全面升级了预算指标和部门预算编制系统,扩大了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在市直教科文系统选取了23家单位34个项目开展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试点,扎实做好了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各项基础工作。在10家市直预算单位率先开展了部门决算批复试点工作,强化了部门决算监督,预算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不断优化财政投资运行机制,确保了投向民生领域的财力稳步增长。上半年医疗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等重点民生支出70.3亿元,同比增长24.7%,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69%。
3、国库管理改革力度加大。启动了第6批13家全额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市本级所有全额预算单位均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开展了市本级财政专户全面清理,在原有58个专户基础上,撤销了26个,同时将所有专户资金全部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实现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资金范围的全覆盖,力保了财政资金规范安全运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现了财、税、库横向联网,所有财政性资金和往来款项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较好地解决了资金支付环节截留、挪用现象的发生。加快推进了公务卡制度改革,研究起草了《市直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上半年全市“三公”经费比去年同期下降3.8%,节约资金1653万元。
4、其他配合改革协调并进。农村综合改革方面,配合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乡镇职能加快转变,乡镇机构有效精简,乡镇编制有效缩减。完善了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对账和公示、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等具体制度办法,确保以制度管钱管事。绩效工资改革方面,开展了对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及津贴补贴清理核查工作,制定了分步实施方案,测算了财力投入情况,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积极配合市政府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市城建投公司市场化改制稳步推进,改革方案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查。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加快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多渠道筹集落实了化债资金,按时完成了债务剥离和债务化解工作,配合做好了医保市级统筹相关工作。继续支持市属国有企业改制,进一步摸清了家底,测算了2012年及后段改制所需资金,多方筹集改制资金1.25亿元,确保了社会稳定和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