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四突出”加快财政发展
突出收入组织。面对宏观环境趋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坚持把做大做强财政收入作为第一要务,加强收入组织调度,将收入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先后召开了县市区财政局长座谈会、全市财政收入“双过半”动员会、全市财税收入调度会等多个会议进行部署,坚持按月对收入完成情况进行通报,推行一名班子成员联系一个或两个县市区督收促收制度,支持推进综合治税,协调税务部门强化收入征管,切实做到了依法治税、挖潜堵漏,应收尽收、有效增收。全市财政总收入跨上200亿元台阶,成为我省继长沙市后第二个过200亿元的市州,达到230.6亿元,同比增长24.2%。
突出民生保障。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确保了投向民生领域的财力稳步增长。2012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165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为70%。“三农”、教育、医卫、社保、文化、环保等涉及民生领域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年底决算中,安排2.24亿元财力进行追加,切实保障了人员经费、绩效工资和单位运转,保障了教育等民生重点。
突出促进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全力支持“四三六”工程。整合设立财源建设资金,支持项目引进与建设攻坚,安排2500万元奖励财政贡献大、成绩显著的县市区、部门单位和企业,落实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结构性减税政策,据测算全年共减免税费约20亿元,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突出财政监管。调整完善了市中心城区财政体制,理顺了企业征管关系。部门预算编制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17个领域。开展了预算绩效管理和决算批复试点。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制定了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市本级直接支付比重达到94%。积极开展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全市撤销专户132个,其中市本级27个。全力规范政府采购流程,完成采购合同额21.9亿元,节约财政资金2.6亿元。大力规范财政投资评审,评审项目656个24.3亿元,审减资金5.2亿元。清理回收超调度资金2.2亿元,防范了财政运行风险。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大力配合城建投公司改革各项工作,2012年8月正式从市财政局分离。深入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资产处置实现“阳光化”。开展了机关内审工作,强化了机关内部财政财务风险控制。积极推进预算信息公开,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全年共办理建议、提案52件,被评为先进单位。通过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效促进和保证了全市财政经济的协调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