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2015年财政工作注重四方面下功夫
2015年华容县财政工作将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以问题作导向,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新预算制度,细化部门预算,稳步推行部门预算公开。大力整合财政资金,从严从紧控制支出,优化支出结构,规范财政专户管理,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1、直面发展的新常态,在拓展财政增收空间上下功夫。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九大发展新常态现状,结合华容县实际,就要主动作为,乘势而上,调速不减势保持稳增长。一是强化收入征管。建立财税库行联系会议制度,加强财政经济形势分析,及时组织收入调度,逐级分解落实征收任务。严格依法强化税收特别是主体税种收入的征管,堵塞征管漏洞,确保各项税收应收尽收。二是整合政府性基金。按照新预算法要求,将政府性基金中可以统筹使用的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将结转较多的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三是努力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其他专项补助支持。根据湖区大县、农业大县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财政保障困难等特点,努力争取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各种奖补资金和项目建设资金的重点倾斜。四是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整合、盘活国有资产,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模式,规范融资程序,扩大融资规模,有效破解项目建设资金瓶颈。
2、突出重点支出保障,在优化支出结构上下功夫。按照“促发展、惠民生”的原则,调整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三公支出”,统筹资金保重点、保民生。优化教育科技投入机制,推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好边远农村教师待遇和薄弱学校的改造;健全社保资金筹措管理机制,落实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深化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救助水平;继续深化全民基本医保体系建设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巩固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切实改善全民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支持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支持促进就业创业,重点做好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支持落实住房保障政策,改善低收入群体居住条件;优化政府投资结构,保障“六大工程”确定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作顺利推进;坚持勤俭办事原则,做到一般性行政性支出零增长,“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全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
3、着力落实“三农”政策,在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建设上下功夫。抓住省政府确定的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县改革机遇,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大“三农”投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农村人畜饮水、乡村道路、房屋改造美化等为重点,整合涉农资金,强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综合开发、环洞庭湖土地治理、现代农业、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等项目建设;不断壮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扶持特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家庭、企业、集体、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组织共同发展;积极推进乡镇小城镇建设步伐,保障村级运转经费和社区管理经费。
4、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在改进财政管理方式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上求“进”。一是建立新预算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强力推进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保基金预算、政府采购预算、政府债务预算在内的新预算体系,提升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推行部门预算公开,力促财政预算的公开公正公平。二是加快电子化改革步伐。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财政票据电子化、公务卡等各项国库改革。建立预算动态监管系统,实现对财政预算执行的全程监管,推动财政管理的科学高效化。三是强化财务监管。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程项目建设、国有资产管理、惠农补贴发放、专项资金使用等内容为重点开展财政监督。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服务和财政投资评审机制,提升财政管理绩效。四是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组织落实政府投融资计划,强化政府融资项目债务管理,做好存量债务甄别清理。全口径掌握政府投融资和债务最新动态,切实防范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