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五个强化”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一是强化对政府性投资的监管。县财政局成立重点工程建设财务管理办公室,取消各重点工程指挥部原有账户,将全县所有重点工程项目政府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实行单一账户管理,会计人员由县财政局统一派遣;不断加强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的招投标、基建预决算评审和财政部门备案制度建设,对政府性投资进行全程监管。
二是强化对政府性投资的审批。建立了政府性投资项目由财政部门初审、政府审定、人大审核的项目审批制度。
三是强化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绩效评价。县财政局成立绩效管理股,坚持“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对财政专项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有效保证专款专用,提高政府性资金使用效益;严格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广泛开展调研,充分测算政府性投资情况,科学编制当年政府性投资预算。
四是强化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引导。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大学生、回乡创业青年、妇女创业实行财政贴息,近几年每年实现财政贴息150万元以上;对“湘阴县城区绿地管养”项目引入中介机构,实行社会公开招投标;组建了由政府参股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争取湖南省财政投资担保公司在县财政局设立办事处,近两年为中小企业融资余额3.8亿元;加快湖南洞庭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县城建投资公司两个政府平台市场化改革;县财政设立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五是强化对PPP项目的推广运用。争取将“城区南岸老工业区综合开发和治理”和“20万平米集中工业厂房建设”两个项目纳入全省第二批PPP示范项目,其中“城区南岸老工业区综合开发和治理”已纳入全国PPP项目库。两个项目均启动实施。建立PPP项目政府回报机制和财政补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