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财政收入迈上300亿元新台阶
12月31日,从岳阳市财政局传出好消息,全市2015年累计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2.8亿元,成为继长沙之后全省第二个财政收入率先过300亿元的市州。
“十二五”期间,岳阳市财政收入2012年超过200亿,2015年超过300亿,连续实现了两次大的跨越。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突破300亿元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
一是“一极三宜”江湖名城战略引领带动。2015年,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湖南通江达海新增长极的新定位、新要求,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提出并实施“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发展战略,制定出台“三个办法”,强力推进“621行动”,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持续开展项目建设“三个一批”竞赛、重大项目“双百工程”活动,千方百计扩投资、稳增长、惠民生,发展成果体现到了财政增收之中。
二是骨干企业拉动。加大骨干税源企业培植力度,全市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比上年提高。特别是石化行业骨干企业恢复性增长和政策性增长,拉动了财政增收。
三是县(市)区发展促动。全市各县(市)区大力培植财源税源,切实加强收入征管,县(市)区级财政收入达141.5亿元,有6个县(市)区财政收入过10亿元,其中岳阳楼区过20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突破30亿元。
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全市民生支出持续增加,改革发展的成果和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