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财政给力生态文明
一是明职责,实现统筹推进。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了市委市政府绩效考核和民生实事办理的重要内容,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机构,全面整合环保、财政、发改、农业、住建、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力量,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责任主体作用,实现了有关部门和县市区、乡镇、村的整体联动。
二是抓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建立垃圾分类减量、收集转运、集中处理体系,解决农村“白色”污染问题;建立散居户、自然集中村落和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解决农村“黑水”污染问题;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科学分离,实施畜禽水产养殖废弃物集中式综合利用,解决“恶臭”污染问题;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监督管理,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三是强宣传,引导村民参与。利用电视宣传片、手机短信息、送图书图片下乡等多种形式,开展群众乐于接受、易于接受、有效管用的环境宣教育活动,真正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为乡村干部的工作责任,使农村环境保护成为广大群众自愿行动和日常习惯,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农村新风尚。
自2008年以来,岳阳市共争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42817万元,配套整合投入达15亿元,涉及3001村,受益农村人口276.75万、农户69.2万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典型示范”向“全域推进”转变。由10个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试点镇、27个示范创建片延伸到全市所有乡镇村组,君山区成为全市第一个实施整区推进项目的县区。二是从“单纯清扫”向“综合整治”转变。启动了农村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两大清洁水源行动,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三边”绿化两大清洁田园行动,实施了清洁沼气、太阳能等推广为引领的两大清洁能源行动。华容县、湘阴县分别被评为“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十佳县”。三是从“政府行为”向“群众运动”的转变。广泛采取舆论引导、典型示范、大评小奖等方式,确保整治工作常态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