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四举措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平江县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凝聚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2016-2017年,预计全县脱贫出列的村达到57个、稳定脱贫人口为11.29万。
一、尊重民意听民声,让贫困群众当家作主。参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模式,成立由贫困户参与的村民建房委员会,对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农户危房改造项目开展质量监督。充分听取贫困群众对扶贫项目建设的意见建议,通过“四议两公开”的方式进行决策。在136贫困村成立扶贫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为合作社社员,由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的决策和实施。
二、整合资源抓培训,让贫困群众谋生有技能。把提升贫困群众劳动技能作为激发内生动力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近三年整合扶贫、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部门的政策资金,共举办高山有机茶、黑山羊、小龙虾等栽培、养殖技能培训班180多场次,培训贫困对象1.5万人次。整合财政涉资金,鼓励5739名贫困对象参与挖掘机、厨师、家政等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能力。在136个贫困村开展科技扶贫服务,为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提供技术指导。
三、因地制宜上产业,让贫困群众增收有门路。以高山有机茶、油茶、乡村旅游三大产业为重点,引导7家省级龙头企业、22家市级龙头企业在69个贫困村建立农业产业基地,通过土地租赁、入股分红等形式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对主动发展产业项目的贫困户实行“以奖代补”,改变以往直接给慰问金的模式,提高贫困户自主发展扶贫产业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已培育发展521个家庭农场,高山有机茶1.2万亩,新造低改油茶50万亩,动员贫困户养牛3900条、养羊1.04万只、养猪3.9万头、养鸡60万羽、养蜂近6万箱,有11万贫困对象通过发展产业增收。
四、外联内生促就业,让贫困群众脱贫有尊严。根据农村富余劳动力众多的情况,积极开展劳务派遣对接活动,今年完成新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028人。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4000名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为生态环保员,明确护林、护水、护路等工作内容,并根据考核情况发放工资,促使贫困对象从劳动中获取报酬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