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财政:“三个强化”深化预算绩效管理
湘阴县财政局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和省厅关于预算绩效管理有关要求,在全县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一是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将政府收支预算、部门预算、重大政策和项目全面纳入绩效管理,特别是县本级安排的专项资金全部纳入。对新出台重大政策和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对涉及社会保障等社会关注程度较高的30万元以上民生项目,进行事中绩效运行监控,加快实现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将绩效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推动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2019年,将县直84个预算单位191个专项、资金3亿余元纳入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对16个乡镇245个扶贫项目、县级配套资金1200万元进行了绩效目标申报。
二是强化绩效评价建设。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硬约束机制,出台湘阴县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出台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完善绩效评价内容,使预算绩效管理更明晰、更具操作性。2019年对涉及民生、社会保障和关注程度较高的县直35个预算单位73个项目进行了财政现场绩效评价,涉及金额1亿余元;委托第三方对部分单位进行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抽取部分扶贫资金实施重点绩效评价。对2018年16个乡镇和县直66个预算单位353个项目、资金2亿余元开展了绩效自评。
三是强化绩效结果运用。围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扩面、提质、树威”,研究出台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对绩效评价结果优秀的调增专项资金,对绩效评价结果不达标的严格按规定调减其专项资金。足额安排预算绩效管理及中介机构绩效评价经费。推动重大政策和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报送县人大,并向社会公开。编制2020年预算时,将绩效管理纳入预算“一上一下”和“二上二下”全过程,根据评价结果调减40个专项、资金120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