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财政:巩固脱贫成果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1年11月09日 17:13 【字体:

年来,平江县财政局突出重点、创新机制,主动作为,认真履行财政职能,集中财力重点保障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同时以美丽公路为基础、美丽河流为主线、美丽屋场为突破、美丽家园为抓手、美丽经济为支撑,集中有限财力扎实抓好四个联点村乡村振兴工作。

一、统一思想,以政治责任担当引领乡村振兴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五个到位形成合力。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县财政局及时行动,副县长、局党组书记、局长夏海带领相关负责人到联点村开展调研,提出把返贫监测管理、帮扶做到位;把村庄、基础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规划到位;把产业特色发展到位;把乡风文明治理到位;把风险防控、规范管理到位的工作思路,创新推出常态化走访机制,确保每周都有干部进村入户走访和帮扶。

二是行动上不打折扣,一定方案”突出动力制定《平江县财政局乡村振兴支持驻村帮扶工作(2021-2023)方案》,组建四个工作队,明确驻村工作队、责任领导、责任股室、联户队员,明确工作职责。局机关纪委负责对各个工作队工作进度、工作作风、股室资金到位、联系监测户、资金使用等情况每月进行督查督促,并将工作情况纳入到目标管理考核,形成了帮扶有计划、措施有效果、群众得实惠的工作机制。

三是落实上迅速及时,四种思路”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坚持“万步走村”,全方位详细了解脱贫需求,听取各方意见,研究制定了提升村容村貌增强群众信心、发展就业产业稳定脱贫长期致富、细化村庄治理激发内生动力、加强资金监管、确保群众受益的帮扶基本思路,做到抓点促线、控线扩面、整体推进。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准确、有效的识别和认定,实行股室长包监测贫困户,形成了“一户一台帐、一户一手册”的工作模式。从产业发展、就业引导、保险保障、法律援助、社会济困、政策托底、医疗减负、教育助学、住房饮水、特困救助等10类20项具体帮扶措施中选择适合每个监测户的具体措施,详细制定帮扶计划。

二、突出重点,以扎实举措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班子“引擎”这篇基础文章。“围绕乡村振兴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振兴”,驻村工作队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头等大事,制定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办法、村两委干部百分制考评办法、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规定,完善基层党建阵地的硬件和软件。开好“三会一课”,有针对性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议事、项目监督、集体活动中发挥党员作用,“七一节”组织座谈和慰问活动,经常与在村党员谈心谈话,注重发现培养优秀年轻人才。加强提高两委干部工作技能,手把手教计算机操作、扶贫档案维护更新等,建立“村级党员学习教育”微信群,督促党员做好日常学习、思想汇报,增强村干部工作本领。

二是做实“产业增收”这篇重点文章。通过外出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联系村瓮江镇石坳村实际情况,以来料加工为重点,创办了石坳村来料加工厂,经营收益由公司与支村两委、加盟农户按比例:2:1:7分成,促进农村妇女就业增收,目前已有13位农村妇女的就业,年均每人增收约2.8万元,实现了从"出门打工"到"在家门口上班"的转变,后续将加强来料加工厂的发展培育,激发广大群众的干事激情,推动来料加工发展走上快车道,争取在明年年初达到50余人的规模,让务工人员年均增收3万余元。同时新创村级酒厂、荷花种植、梅花鹿养殖、庭院经济、农村农家乐休闲饮食等产业,打造特色种养殖项目,让致富带头人有项目可投资发展,推动富余劳动力就业。

三是做实“基础建设”这篇民生文章投入资金1000万元支持联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白改黑改造13公里,拓宽道路9条,打通断头路5条,修筑休闲步道3条,新修主干渠4条,建设高标准农田800亩,新建饮水工程2处,组组通了硬化路。创新项目建设模式:建立乡村干部包村、包组、包户责任机制,定人员、定任务、定标准、定责任、定时限,加强项目责任化管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鼓励农民自愿筹资筹劳、投工投劳,引导群众将自己能办的事自己办好,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比整体水平、比精品亮点、比机制创新,创示范村、示范屋场、示范户,激发了乡村内生动力。

三、大胆探索,以细化治理推进乡村振兴

工作队坚持两委带头、小组配合、全员参与、激发活力,在构建乡村治理机制上下功夫、出成效。

一是突出网格治理划分村民小组和街巷互助组,实行公益岗分片责任区,村两委干部按照小组和公益岗分包责任区,建立村庄常态化保洁、垃圾污水处理收费服务、农户卫生评比等系列长效管护制度,形成无死角治理。

二是突出政策宣讲综合运村村响、二维码、小红帽等平台,常态化讲习,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政策,引导群众知党恩、跟党走、勤奋干。

三是突出道德引领制定村规民约,全村监督,自觉遵守。

四是突出典型带动组织评选感恩爱党、自强自立、勤劳致富、洁净庭院、优秀保洁员、好媳妇等10类示范户,在村张榜,大张旗鼓表彰。

五是突出群众参与村内项目确定严格遵循“四议两公开”,让群众做主;到户项目,让群众动手实施。

是突出互助共济建立村爱心基金,制定管理章程,救济大灾大难群众。

七是突出活跃氛围。帮建村民舞蹈队、老年文艺队,开展文体下乡、公益义诊、迎春送福、两节慰问、农民丰收节等活动。


平江财政:巩固脱贫成果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21027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