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财政: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
财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财政部门必须“肩上有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财政部门必须“手中有招”。党的十八大以来,岳阳市财政局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坚持以财政管理创新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助力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
一、以“紧”的制度促规范。紧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在制度建设上促规范,让厉行勤俭节约的制度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成为规范机关单位运行的“硬约束”。细化“支”的标准。紧盯“三公”经费支出,围绕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及时出台或修订完善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党建活动费等经费管理办法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制度,让厉行勤俭节约有尺度、有抓手。明确“减”的要求。配合市委市政府出台过紧日子系列文件制度,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市本级在一体化系统专设“三公”经费自动校验规则,实时监控各单位支付明细,对疑似问题及时预警,把压减一般性支出的要求落到实处,全市“三公”经费支出显著下降。形成“紧”的常态。先后出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意见》《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本级财政资金统筹管理改革工作方案》等文件,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政支出管理,让习惯过紧日子成为常态。
二、以“严”的管理推落实。坚持“严”的基调不走样,不断深化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基础管理不断加强,助力抓好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的措施细化落地。加强预算管理。研究出台《市级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实施方案》,打破基数概念,破除利益壁垒,强化财政资源统筹,将零基预算要求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建立健全过紧日子、预算执行约束、专项资金管理等配套制度,创新“AB”制专项资金管理审核模式,推动收入管理与支出管理贯通、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贯通、资金分配和绩效管理贯通,进一步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加强采购管理。制定《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服务类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不断完善监管措施,严格执行“无预算不采购”和“严禁超预算采购”的工作要求,严禁将不属于预算单位职责范围的服务事项和应当由预算单位直接履职的事项委托第三方服务。开展政府采购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政府采购监管不断强化、服务不断优化。加强评审管理。以“专业、客观、高效、廉洁”为目标,推进财政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当好政府投资的“精算师”、财政资金的“守门员”。坚持过紧日子,对未经规定程序批准的扩大投资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增加概算投资的项目一律不予受理;对预算评审中发现的超标准超规格现象及时予以制止,督促优化项目设计。
三、以“问”的约束筑防线。强化“问由”。切实履行职责,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等方面反馈的具体问题,严肃财经纪律执行,发挥财会监督效能。结合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指导相关单位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举办有关财务业务培训9次,督导建立健全制度16项。强化“问效”。持续推进“大绩效”管理体系建设,针对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工作出台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绩效管理“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更好发挥。与审计部门联合成立财审绩效监控专班,全程跟踪预算执行进度,实现市本级部门预算项目的绩效运行监控工作全覆盖无缝对接。强化“问责”。积极履行财会监督主责,加大对财税收入、过紧日子、民生资金、惠农补贴资金等领域监督力度。制定《市直财会监督重点单位名录管理办法》,对纳入名录的单位实行“资金安排从严控制、资金拨付从严审核、日常监督从严要求”。综合运用专项整治、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强财会监督,严肃查处财经领域重点问题,加大处理处罚力度,依法依规开展追责问责,有力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