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县五举措促农民增收
近年来,东安县各级各部门将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各种措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壮大农民种养业。以创建全县绿色能源大县、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县为目标,投入资金500万元,建立了优质水稻、翠冠梨、白果、东安鸡等六大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优质种子和种苗,并在全县成立了柑桔、翠冠梨等农村专业合作社,县财政每年安排5万元工作经费,支持专业协会的“土专家”向农民传授种养经验和销售知识等,解决了农民种养上的技术难题,调动了农民的种养积极性。
二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财政、人社、金融等部门协调配合,通过阳光工程等方式,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工作力度,2011年共安排资金近200万元对近4000名农民工开展了驾驶、模具设计、室内设计、汽修等专业培训,通过职能培训,提高了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提升了农民工的就业率。
三是支持新农村示范区(村)和特色产业村建设。为充分发挥示范区(村)和特色产业村的示范效率,2011年共投入资金200万元,支持了小江口村、赵家井两个新农村示范村和坪阳村的翠冠梨和群山村的葡萄两个特色产业村建设,带动周边近200户种植翠冠梨和葡萄,户均增收近8000万元。
四是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通过向上争、向内措等方式,大力支持舜皇米业、金源米业等粮食加工企业建设,使我县粮食加工能力从原来的不足10万吨提高到20万吨,农户不再为粮多而发愁,在粮食加工企业的订单保证下,农户将主要精力用在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上,从而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五是加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政务公开栏、语音产讯系统等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对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强农惠农政策家喻户晓,确保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2011年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资金5300万元;发放良种、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林补贴资金3379万元;发放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1546万元;发放家电、摩托车下乡补贴1180万元。
由于措施得力,东安县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2011年,人均收入达7770元,同比增长20%,增收12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