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区十四条硬措施堵吃财政“空饷”漏
为严肃财政纪律,规范财政供给人员异动的工资办理程序,防止应上班而长期离开工作岗位不上班又照领工资的行为,日前,冷水滩区出台《冷水滩区防止吃财政“空饷”的暂行办法》,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吃财政“空饷”。
针对吃财政“空饷”的漏洞,该区详细制定了“十四条”硬措施,即:规范进人手续的办理程序,防止因“空挂进人”而冒领工资;明确外派兼职人员的工资奖补范围,防止因“外派兼职”而领取双薪;规范借调手续的办理程序,防止因“假借空挂”而领取工薪;严肃人事管理的纪律,防止因“擅自离岗”而领取工薪;规范停薪留职的审批程序,防止因“停薪留职”而续领工薪;规范外出创业人员的工资待遇,防止因“留职离岗”而领在职工薪;规范落聘待岗人员的生活待遇,防止因“落聘待岗”而领取全薪;统一读书进修的补助标准,防止因“脱产读书”而领全薪;严格病假的工资发放标准,防止因“小病长休”而领全薪;规范提前退休的工薪范围,防止因“离岗内退”而领取全薪;规范高职人员的延退选择,防止因“延期退休”而享受在职工薪;规范自愿辞职的办理程序,防止因“离岗辞职”而长期领薪;明确停降工薪的办理责任,防止因“停薪降级”而实没执行;严格及时停薪的办理期限,防止因“死亡(遗补)停薪”而续领薪金。
《办法》将单位主要领导列为防止吃财政“空饷”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坚持严格程序、严格时限的原则,坚持单位主动申报,人社、财政及时办理,监察追责到位的原则。对财政供养人员领取财政“空饷”的,除追缴所吃“空饷”外,另视其情节给予纪律处分或组织处理;所在单位因不主动或不及时到人社、财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导致吃财政“空饷”的,要追究单位主要领导、政工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失职责任,并要求该单位负责追回被吃的财政“空饷”;编办、人社、财政部门不按规定收存相关证件或者不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办结手续而导致吃财政“空饷”的,追究直接经办人和分管领导的失职责任;纪委监察局负有调查追究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