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县“四个建立”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近年来,双牌县“四个建立”积极创新服务机制,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全力做好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有效的促进了农民增收。
一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成立由各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农村富余劳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农村富余劳力转移就业工作考核办法,每年初与乡镇签订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工作目标责任状,明确目标任务,做到半年进行督促检查、年终考核兑现奖惩。
二是建立县乡村三级信息平台。县乡村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并确立专职的劳务输出宣传员,具体负责进村入户宣传、报表统计上报、外出人员报名登记、办证等工作,认真组织劳务输出。
三是建立劳务输出快速反应体系。各乡镇全面开展农村富余劳力资源调查统计工作,建立资源台帐,详细掌握富余劳力资源状况和外出务工人员去向,形成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管理机制和劳务输出快速反应体系。同时,积极争取各方资金,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
四是建立劳务输出基地。组织相关人员赴沿海实地考察企业,相继开拓广东佛山、海南三亚和海口、广西全州三大省外劳务输出基地,并在广东省佛山市成立双牌县驻佛山市劳务输出工作站,大力加强务工人员管理和维权工作。同时,还开拓了长沙、衡阳等省内市外以及冷水滩、芝山等市内县外劳务输出基地。
2012年,双牌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9825人,实现劳务收入5.26亿元,人均实现年收入13207.7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