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着力打造千亿矿产业经济集群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3年08月28日 08:55 【字体:

  为切实解决矿产资源粗放式、掠夺式开采,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日前,永州市制定措施,从六个方面入手推进矿产业经济集群发展,力争到2018年全市实现矿产业经济总产值1000亿元。

  一是完善产业规划。抓紧制定完善矿产业经济发展规划,建立适应新时期矿产管理需要的规划保障体系。根据全市矿产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 状和技术经济水平,邀请相关专家专题论证和策划,精心编制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矿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制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措施,将产业发展的各项指标和规划期内的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矿种、具体产业。

  二是加快地质勘查步伐。积极引进具有一定资质、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的地勘企业,加大在成矿条件好的区域和现有矿山企业周边的找矿力度;努力创造条件加快矿权探转采,推进勘查成果转换,尽快发挥效益。建立公益性勘查基金,重点扶持一批探矿前景好、资源储量丰富的勘查项目,促其早日实现勘查成果。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土资源部大调查项目、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各级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地质勘探找矿工作。

  三是规范矿产资源管理。以国务院整顿和规范争产资源开发秩序检查验收为契机,对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重点矿区和重点乡镇继续加大执法监察巡查力度。大力开展“打非治违”活动,对非法违法和无证开采的,坚决取缔;对证照不全的,责令停产整顿;对超深越界的,严房查处并责令守界开采;对屡整屡犯或资源枯竭的,坚决关闭。积极推进选矿企业和矿业权的整合,实行优势矿产限量开采和限制出境;建立探矿权淘汰机制,防止“圈而不探”现象,鼓励和引导矿山企业走规模经营和深加工之路,实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四是严格项目准入。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准入机制,提高锰、稀土等优势资源准入门槛。其中,碳酸锰资源开发加工企业准入门槛为投资2亿元,年产3万吨金属锰;钨、锑矿开发企业准入门槛为投资2亿元,矿产品加工成钨、锑金属及其氧化物、合金制品。高岭土矿投资2亿元,根据矿产品品质最终加工成陶瓷、地板砖制品或造纸、橡胶、塑料、油漆的填充料。石材准入门槛为投资5000万元,最终加工成地砖、饰面板材。水泥灰岩准入门槛为水泥生产规模为年产150万吨以上。加强矿产地的土地管理,新设市以上发证的矿业权,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矿业权挂牌前圈占矿产地的土地,否则矿业权不予挂牌。

  五是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着力推进规拱经营和精深加工。加大技术工艺落后、环境污染大、能耗高、资源浪费严重矿山企业的关闭改造力度,着力引进、扶持、壮大一批具有采、选、冶等综合能力,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先进的企业,做好矿产品胸精深加工,促使全市矿产业由单一的矿产品开发向高、深、精、细加工发展。加大尾矿库环境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开发和研究,积极开展锰、铅锌、铁矿等矿山的尾矿调查。扎实做好关闭矿山的复垦工作,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做到边开采边治理、谁污染谁保护,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习持续发展。

  六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鼓励各企事业单位引进高端的矿产资源探、采、选冶、精深加工专业人才,特别是拥有矿产资源探、呆、选冶、加工专利的技术人才。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提供优惠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全力支持以优势矿种锰矿为纽带,以零陵区锰矿资源开发企业为龙头,联合市内涉及锰矿探采、选冶加工的骨干企业,组成集团公司,共同开发高附加值锰系列制品,做大做强锰产业。逐步将有色矿、稀土等骨干加工企业并入集团公司,做大做强永州矿产业经济。加强用地保障,凡在市内兴办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落户在园区的由园区优先安排用地,不在园区的,优先落实圈外用地指标,并按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对矿产业开发利用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永州市着力打造千亿矿产业经济集群

998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