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区创建乡镇消赤减债长效机制
因政策、体制、经济、历史等多种原因,零陵区乡镇存在不同程度的债务,由于不良债务数量大,范围广,偿还难,已严重影响到乡镇政权稳定和乡镇经济的发展。该区从2007年开始,从核实底数、加强考核、以奖代补入手,创建乡镇消赤减债的长效机制,至2012年底,该区共消化乡镇债务4000多万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锁定乡镇债务底数
区财政局在2007年就狠抓乡镇债务清理,要求各乡镇财政所认真清理往来款和债权债务资料,按规定处理呆账死账,核实债权债务,做到账实相符。同时根据实际核定的债权债务数据与账务系统、债权债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明细账和总账核对,消掉虚有债务数据。
二、强化乡镇消赤减债考核
区财政局利用“湖南省乡村债权债务管理系统”对债权债务数据进行动态管理,全面跟踪各乡镇的债权债务增减变动情况。将消赤减债工作纳入区对乡镇考核,要求乡镇无新增债务,并按要求完成化债任务,及时上缴区财政回收资金,对没完成任务的乡镇,实行考核扣分。
三、建立乡镇化债激励机制
一是以奖代补,支持乡镇化债。自2006年以来,区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消赤减债奖励资金,按实际化债数补助给乡镇财政。二是按客观因素分配上级下达的“普九”和垫缴“两税”化债补助资金,不与乡镇债务余额挂钩,不让先化债的乡镇吃亏,提高乡镇化债积极性。如2008年上级分配我区“普九”化债补助2400多万元,区财政分配时综合考虑乡镇、办事处辖区面积、乡村人口数、学校数、校舍面积、学生数、“普九”教育投资额等客观因素,采取公式法分配。以上指标中:辖区面积采用2007年统计年鉴数、“普九”教育投资额由教育局提供、其他指标采用1996年教育统计年报数。各项指标的权重为:乡镇、办事处辖区面积、乡村人口数、学校数均为10%,校舍面积、学生数均为20%,“普九”教育投资额为30%。
五、逐步增强乡镇财政实力
为鼓励乡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乡镇财力保障水平。区政府决定从2012年起提高乡镇税收分成比例。对原属于区级收入的落户乡镇的区以上重点项目及所属单位应缴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区乡按照3:7比例分享;乡镇范围内原有项目(企业)所产生的工商税收按地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