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突出“六大重点” 致力推进财政工作
一是突出以职能调控为重点,致力推进调结构转方式。挖掘财政资金的调控功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重点扶持光伏产品应用和太阳能地面生态电站建设,推动光伏产业有序发展。调优支出结构,优先保证神华国华永州电厂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落实财政扶持政策,综合运用以奖代补、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过剩产能化解和产业结构升级。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支持和加快推进芦洪市镇等新型城镇化进程。
二是突出以增收节支为重点,致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加强重点税源的跟踪监控。对重点税源和重大项目收入科学制定征收方案,抓牢收入主动权,确保应收尽收。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税费一体化管理,积极推行涉矿税费统一征收改革,严格非税收入征管,做到依法征收,源头控收。严格收入督查考核,增强了征管责任意识和工作主动性,努力做大财政蛋糕。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抓紧出台全县公务用车、会议、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严控“三公”支出。
三是突出以民生改善为重点,致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支持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支持启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运行补助和条件改善计划,严格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继续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完善全县医疗救助制度建设。继续落实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和开展各项就业援助。提高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特别扶助标准。扩大惠农“一卡通”发放范围;加大水利投入,扶持东安鸡等农业项目产业化开发。
四是突出以改革创新为重点,致力财政体制机制建设。完善部门预算编制体系建设,着力试行部门预算公开。2014年将对县民政局、计生委、国土资源局、林业局等开展部门预算公开试点。全面开展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积极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继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体系。做好“营改增”后的跟踪服务和调研,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
五是突出以科学规范为重点,致力提高财政监管效率。继续实施财政监督检查“五堂会审”模式,避免重复检查。完善、加强乡镇财政监督管理和乡村财政财务管理;加大会计培训力度,启动会计基础规范化考核。突出对新型工业、新兴产业等重大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扩大投资评审范围,逐步涵盖所有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着力推动政府采购扩范围、上规模。
六是突出以素质提升为重点,致力增强队伍执行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摆“四风”问题,切实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继续开展局机关双文明目标评比活动,推进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创新干部培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