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财政着力推进全面小康建设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4年12月09日 08:13 【字体:

  今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严峻形势,永州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履行财政职能,扎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一是着力稳增长,夯实财源经济基础。今年,全市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稳增长、调结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做好“增减”文章,大力支持经济发展。一方面,增加经济发展投入。市本级预算安排各类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资金1.35亿元,支持骨干企业技改扩能,扶持中小企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安排项目前期经费1000万元,支持重点项目开发、包装;安排1000万元支持通关平台建设,提升承接产业能力。同时,大力支持信用担保融资,截至目前,全市已拨付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3489万元,新增中小企业担保贷款3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另一方面,减轻经济实体负担。稳步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简并增值税征收率、免征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和营业税等减税措施,全市预计为中小企业减税1.4亿元以上。同时,贯彻执行收费减项降标政策,对园区企业新建、扩改建和技改项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实行全免,并取消、免征、降标涉企收费项目16个。在财政的强力支持下,全市财源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小康建设夯实了经济基础。

  二是着力推改革,完善财政体制机制。今年,全市财政部门在认真抓好中央和省统一安排的财税体制改革“规定动作”的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3+2”改革部署,稳步推进自身财税改革:扩大财政预算公开,市本级在去年公开5个单位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的基础上,今年将31个市政府组成部门全部纳入预算公开范围;县区预算公开稳步推进。规范公务支出管理,制定了市本级公务接待管理、会议费管理、差旅费管理、培训费管理等制度办法,建立了“三公”经费季报制度,出台了鼓励乘坐永州航班和高铁出差的奖励措施,将公务支出行为关进了制度的“笼子”里,有效压减了“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清理规范政府性奖励,在全面清理政府性各项奖励的基础上,推动出台了市本级考核奖励管理办法,切实解决了考核奖励过多过滥问题。出台重点项目税收分享办法,明确了涔天河枢纽工程、神华火电等重点项目税收市县分享比例,充分调动了市、县抓项目建设的积极性。拟订了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将有效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充分释放了财政体制机制红利,出现了在收入短收的状况下,民生事业重点支出保障有效的主动局面,为全面小康建设健全了财政体制机制。

  三是着力惠民生,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今年,全市财政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规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厉行勤俭节约,大力压减“三公”经费等行政成本。前三季度,市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比去年同期下降37.3%,其中,接待费下降49.6%,确保了有更多的财力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1-11月,全市财政支出完成244亿元,增长15.4%;其中,与民生相关的支出完成182.2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额的74.7%。各项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有效保障,其中,教育方面,全市财政已投入41.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城区中小学位和农村合格学校建设,统一并提高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标准,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文体传媒方面,全市财政已投入2.2亿元,加快文化体育与传媒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支持开展“欢乐潇湘、和美永州”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社保就业方面,全市财政已投入41.9亿元,试行社会保险“五险统一”扩面征缴,连续第10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生活性津补贴,实现了城乡养老制度“并轨”并提高基础养老金;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促进了社会就业创业。医疗卫生方面,全市财政已投入28.2亿元,将新农合、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320元/人、35元/人,建立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在全省率先启动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缓解了群众看病贵问题。节能环保方面,全市财政已投入5.3亿元,推动实施湘江污染防治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全市22个环保项目建设,大力支持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能力和污染防治能力建设,不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住房保障方面,全市财政已投入10.8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3.3万套,建成1.6万套,新增发放住房补贴684户,有效解决了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问题。公共安全方面,全市财政已投入8.6亿元,足额保障了政法机关公用经费,支持武警消防加强公共安全装备建设,有效化解政法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债务,促进了平安永州建设。


永州财政着力推进全面小康建设

998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