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四谋划”落实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
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召开后,永州市财政局立即向全局干部职工传达了会议精神,并向市政府常务会进行了专题汇报,决心谋划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狠抓会议精神落实。
一是科学谋划服务发展。全市财政部门决心顺应民声期盼,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引导功能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大力支持财源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着力推动经济转型,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各项措施,做好加减乘除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产业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优化整合资源,推进创新创业园区建设“135”工程,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认真研究国家投资和产业发展政策,紧紧围绕省里确定的交通、水利、湘江治理等跨地区、跨流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两房两棚”、“两供两治”、城镇就业等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切实做好项目谋划、包装和申报,大力争取上级投资和地方债券资金,并推广运用PPP模式等新型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市内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投入,争取干一件成一件,扎扎实实为永州的长远发展、长足发展打牢财源基础。在狠抓财源建设的基础上,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努力做强做实收入,实现收入总量和质量双提升。
二是科学谋划财政改革。全市财政部门要在认真抓好省财政厅安排部署的财税改革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财税征管、资金管理、绩效管理等有空间的改革事项。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完善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机制,加大政府“四本预算”的统筹力度。扩大预算公开范围,除涉密部门外,今年全市所有预算单位全部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加大决算公开力度。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推进公务卡结算,提高国库直接支付比例;清理整顿财政银行账户,逐步撤销行政事业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强化国库现金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财政绩效管理。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制定大额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先有事后有钱、先项目后有资金、先办法后有分配和专项资金有进有退的管理机制,规范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强化财政投资评审,提高财政投资使用效益。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降低社会公共服务成本。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科学制定公务交通补贴标准。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全面清理甑别政府性债务,锁定债务余额,按照“谁举债、谁偿还”的原则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加强融资平台和项目管理,积极推广PPP等新型融资模式,激活社会资本,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三是科学谋划保障民生。全市财政部门坚持始终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管制度,从源头上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继续坚持“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把压减下来的资金集中用于民生重点领域和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加大民生投入。按照“保运转、保民生、保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的要求,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将新增财力的绝大部分投入到民生领域,坚决执行民生保障提标等各项惠民政策,不断扩大民生保障范围,充实民生保障内容,牢牢托住社会政策底线。突出保障重点。支持办好民生实事,确保全面完成省里提出的15个方面、24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市定的六件惠民实事。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稳步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学位、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和名校名师名校长建设,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贯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进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创业;落实社保提标扩面政策,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支持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分配和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支持全面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实施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等文化惠民工程,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多渠道筹集资金,稳步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确保干部职工个人切身利益。
四是科学谋划财政规划。全市财政部门在认真抓好今年各项财政工作的同时,全面总结“十二五”财政工作,分析预判“十三五”时期财政经济形势,科学测算“十三五”财政收支指标,精心制订“十三五”财政改革与发展举措,确保全市财政事业持续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