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善用“加减乘除”推进新型工业化
近年来,永州市围绕建设“品质活力永州”的总目标,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切实做好转方式、调结构的“加减乘除”,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全市经济逆势进位。
一是做好“加法”,增加产业发展财政投入。永州市始终注重在增加产业投入上下功夫,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2014年,仅市本级就安排各类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资金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支持企业发展和产业培育;安排项目前期经费1000万元,支持重点项目开发、包装;安排1000万元支持通关平台建设,提升承接产业能力;整合投入1900多万元支持以农贸市场改造为重点的市场体系建设,优化消费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同时,积极研究上级产业经济政策,及时做好项目包装和申报,争取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125.7亿元、增长13.7%,争取专项转移支付86.9亿元、增长26.1%,争取地方债券资金7亿元,增长45.1%,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财力保障。
二是用足“减法”,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大力简政放权。全面开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做好“三单”清理,努力做好政府简政放权的“减法”, 2014年全市削减行政审批项目55项,为60余家企业减免基本电费近2000余万元,有效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激发了万众创新创业的热情。大力减税降费。2014年全市通过实施“营改增”扩面、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落实出口退税等措施,为中小企业减税1.4亿元以上,为47家外贸企业办理出口退税2.6亿元。此外,贯彻执行收费减项降标政策,对园区所有企业新建、改扩建和技改项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实行全免,并取消、免征、降标一批涉企收费项目,按政策及时减免各类收费,其中市本级减免收费3000多万元,有效地减轻了企业和项目单位负担。
三是放大“乘法”,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培植骨干企业。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引进培植壮大骨干企业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对工业园区发展、工业项目建设、骨干企业技术创新、传统产业改造等做出部署安排,举全市之力扶持骨干企业发展,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工业招商引资。在全市大力营造招商引资工作氛围,采取组建招商小分队,并给与重奖的方式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开展招商,重点突出招商引进工业项目;自2013年以来,全市40支招商小分队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100亿元,开工建设项目25个,到位资金13亿元,引进了台湾高科技产业园、康都制药、崧顺电子等一批的项目。通过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市经济逆势增长。2014年全市规模工业完成产值948.78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98亿元,同比增长12.2%,排全省第一位;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完成542.5亿元,同比增长21.3%,工业技改投入完成276.1亿元,同比增长20.9%。
四是抓实“除法”, 淘汰落后产能企业。为保护湘江母亲河,还子孙后代一片青山绿水,实现永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永州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一方面,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时,严把环保关,对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坚决说不;另一方面,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关停小冶炼、小化工、小建材等能耗高、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突出的小企业。自2013年以来,全市淘汰关闭落后产能小企业150余家,关闭落后煤矿20余家,共争取上级各项淘汰关闭落后产能补助资金1.05亿元,促进了全市经济的“两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