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县:“四个突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7年03月10日 00:00 【字体:

  宁远县财政局围绕“四个突出”,重点推进产业发展脱贫、易地搬迁脱贫,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突出产业扶贫“造好血”。坚持“四跟四走”“四宜”原则,大力发展烤烟、水稻、油茶、茶叶、生猪等优势产业,注重培育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光伏发电、温氏养殖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九嶷素米、九嶷山兔等“九嶷”系列品牌,探索推进贫困户分户种养帮扶产业,实现“村有一个特色产业、户有一座种养棚圈、人有一项致富技能”,确保所有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元以上。建立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行“合作代工、贴牌生产、互利互赢”、“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抓住产业扶贫的有利契机,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加快“农旅一体化”步伐,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争全年新增流转土地10万亩以上,新增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标准化种养基地5个、专业合作社60家、种养大户200户、家庭农场50个以上。 

  二突出易地搬迁“搬好家”。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帮助搬迁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和推进小城镇、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挪穷窝”,“拔穷根”,确保完成14764人易地搬迁任务,实现搬迁率100%。敢于担当,寻求政策红线和改革前沿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减少贷款资金沉淀,最大力度加快易地扶贫搬迁步伐;严格标准,按照“五就”原则,因地制宜选择搬迁方式、安置地点、实施进度,确保11月底前全部入住。敢于创新,通过“搬迁+园区、搬迁+旅游、搬迁+小城镇”等创业就业政策,确保建得起、搬得出、住得进。聚力短板,全面完成所有贫困村民居改造、五化行动、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电网升级、通讯覆盖等建设。大胆探索,做活易地搬迁后原有住房所有权、经营权、受益权“三权”文章,让贫困对象长期受益。 

  三突出资金整合“用好钱”。立足“合”筹好资金,抢抓金融扶贫政策机遇,按照应放尽放的要求,千方百计扩大扶贫小额信贷和特色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规模,让贫困群众有更多的钱投入到发展产业上,确保新增扶贫小额信贷2亿元以上;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多规划衔接、多部门协调长效机制,将扶贫信贷资金、专项扶贫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集中投向贫困村和贫困户,发挥好资金的叠加效应,力争全年投入扶贫资金20亿元以上。立足“扶”用好资金,加大对贫困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补齐补强短板。立足“稳”管好资金,坚持放管结合,注重防范资金风险,开展小额信贷投入、使用、分红情况专项清理,实行严格的贷后管理和评价机制,保障贫困户切身利益。 

  四突出压实责任“管好人”。建立健全责任清单、任务链条,各帮扶单位必须安排骨干力量和后备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一线,各级各部门必须切块30%的工作经费用于脱贫攻坚工作,各乡镇(街道)必须按照1:200户标准配备扶贫专职工作力量,各驻村工作队必须不折不扣落实20天驻村时间要求。建立健全督查巡查机制,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抽查一通报,督查抽查情况直接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建立双向激励机制,对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的单位和个人,单位“一把手”和个人列为提拔重用对象,年度绩效考核定为优秀;凡是在县内阶段专项检查中,完不成任务且排倒数前2名的,一律进行约谈问责;凡是在市以上专项检查中,被通报批评的,两年内一律不得评先评优或提拔重用;凡是在年终考核中,影响全县脱贫摘帽的,一律免职。同时,抓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创建工作,加大精神扶贫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光荣脱贫、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抓好教育扶贫、劳务协作、大病医保、兜底保障等措施,让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在纵深推进全面小康宁远进程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宁远县:“四个突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998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