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财政教育扶贫出实招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近年来,永州市财政局认真贯彻“教育优先”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支撑作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推进教育扶贫。2016年,该市教育支出71.3亿元,增长14.5%,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18%,增幅和占比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6个和2个百分点。
全力落实财政保障。该市陆续出台了7个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文件,内容涵盖学位建设、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乡村教师支持、三名工程等,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切实做好财政保障。当前,该市小学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达到600元/年,初中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达到800元/年,高中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达到600元/年,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达到6000元/年,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资金生均达到6000元/年,贫困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最高达到了1000元/月,特殊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按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核增50%,教育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发力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该市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大力整合财政资金,仅2016年统筹投入2.23亿元,建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208所、农村公办幼儿园32所,有效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累计投入4亿元推进中心城区学位建设,建成义务教育学位3万个,缓解了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同时,鼓励引导民办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对中心城区7所民办中小学和92所民办幼儿园进行了奖补,对10所市级骨干民办幼儿园给予了一次性奖励。
戮力健全资助体系。积极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出台的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学杂费政策,2016年为全市5614名家庭困难高中生退免学杂费502万元;配套安排家庭困难幼儿入园补助、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助学金、中职高职助学金、贫困大学生贷款贴息及贷款风险补偿金等各类资助资金5342万元,健全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奖、贷、助、补、免”资助政策体系。2017年,该市配套安排6173万元,继续保障资助政策落实。
大力支持职业教育。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性融资等方式,大力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永州幼儿高等专科学校PPP项目已成功采购社会资本方,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二期正在启动社会资本方采购审批程序,潇湘技师学院顺利实施整体搬迁。同时,大力支持职业培训,2016年全市安排就业培训资金3743万元,培训6.34万人次;落实贫困家庭“两后生”(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技能培训资金1503万元,培训1.15万人次,提升了我市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
用力加强资金监管。每年春秋两季,联合教育、人社等部门,重点开展市直中高职助学金专项检查,通过清查人数、查阅系统、核对身份等手段,详细核查受助学生真实性、资金分配公正性情况,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资金发放到人。同时,为提高教育助学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委托中介机构对教育助学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通过查阅会计凭证、核对收付款依据、查看相关制度、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严肃财经纪律,不断规范助学资金管理和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