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财政:财政“账单”彰显民生温度
一、在思想上,以思想深度提升认识高度。东安财政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刻在心上,把稳定民生投入举过头顶,切实增强财政资金政策的导向性,让民生民本支出保障更加有力。
二、在投入上,以财政投入强度保障民生温度。一是按“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多层次的社保体系,全年社保支出达49597万元,同比增加4459万元。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年投入66051万元,同比增加8764万元,促进教育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其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经验两次在全省作为典型推广,被省政府认定为第四批教育强县。三是完成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改革,全年医疗卫生保障支出达40809万元。四是争取财政投资建设项目财政补助资金和灾后重建资金2亿元,投入民生民本项目建设。五是县本级安排投入各类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640万元,推进精准扶贫。六是全面支持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各类建设资金和安排发展基金共计2600万元。七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全年节能,环保支出9866万元,同比增长1074万元。八是发放各类惠农强农补贴资金9464万元等,较好地回应了民生关切。
三、在监管上,以靶向监管的精准度保障资金的完整度。推行财政资金全过程靶向监管模式,对财政性资金和以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借贷资金立靶;对资金的运行进行精准瞄靶,实行全方位全过程扫描监管;对资金运行结果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验靶;推行靶向监管以来,对资金管理单位内控建设和廉政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民生民本资金监管更为严密,确保了资金和干部两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