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财政“三措并举”提升驻村帮扶工作力度
2018年东安财政坚决支持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三措并举”,以财政保障助力提升驻村帮扶工作力度,充分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力军作用,助推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后顾无忧。
一、 发掘“动力源”,建立保障机制
县财政不断完善贫困村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和村干部基本报酬正常增长机制,确保贫困村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支持不低于15万元,全县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从2017年的2050元/月提高到2300元/月,并每年为符合条件离任村干部发放生活补助达500万元。同时,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每年200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为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驻村帮扶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支持,发掘培育持续工作“动力源”,全力支持驻村帮扶工作队由“五指张开”变成“握指成拳”,甩开膀子大胆闯,撸起袖子加油干。
二、拓宽“活力源”,助力人才培训
县财政足额安排专项培训资金,支持贫困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推进人才培训全覆盖,不断增强业务能力。今年以来,全县直接举办扶贫专题培训4次,各乡镇开展各类扶贫业务培训累计64次,各类培训共计3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工作能力。驻村工作队共走访群众48000余人次,解决矛盾纠纷120多起,协调项目150余个、帮扶资金2000多万元,办理民生实事800余件。选送1100名青年农民和农村党员到永州市工贸学校参加农村电商、特种种养殖等实用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升了农村青年的致富带头能力。同时财政大力支持实施贫困村“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全力推进“一个贫困村一名农民大学生”工程,目前已为38个贫困村培养出28名本土大学生,为促进贫困村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带动效应。
三、当好服务员,完善后勤保障
县财政全力支持落实《东安县“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办法》《东安县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和《东安县驻村扶贫工作队考核办法》有关经费要求,完善后勤保障,从工作、生活等多方关心驻村干部,其中办公经费每村不少于1万元,交通补贴按距县城远近以2-3万元标准安排每个工作队补助,驻村干部伙食补助按每人每天60元标准补助,通讯补贴按每人每月100元补助,并全部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同时,依据《东安县驻村帮扶工作管理办法》和《东安县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办法》要求,按照“积分管理、量化考核、奖优罚劣”原则,根据驻村工作队员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对实绩突出的优秀驻村工作队员进行奖励,有效促使广大驻村扶贫工作队在脱贫攻坚中真抓实干,一抓到底,直至抓出成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