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区超常规举措促精准扶贫成效凸显
一、强化组织保障。实行区委书记、区长“双组长制”、区级领导包镇包村脱贫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进一步落实区委联系领导责任、乡镇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行业扶贫单位具体责任、驻村帮扶队直接责任、村“两委”班子第一责任、结对帮扶人包户责任。坚持“一周一调度、一月一安排、日常大走访”,全面落实“三走访、三签字”,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
二、突出党建引领。做实“党建+脱贫”文章,紧抓基层组织这个关键,着力补短板、抓覆盖、强功能。该区融资两亿多元,完成所有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31个贫困村率先完成,引导经济能人、企业老板返乡担任贫困村“两委”干部,组建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农业公司,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三、狠抓政策落实。一是整合水利、交通、“一事一议”等各类涉农资金3.5亿元,大力开展贫困村提升工程和产业发展。二是全面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开展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劳务协作等工作。三是实施“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综合保障措施,充分发挥财政兜底作用促民生保障。四是建立了4448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信息库,深入推进国家“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培训资助项目,全年共补贴资金1878万元。五是严格把握标准,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及危房改造“地毯式”复查,2018年完成7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
四、主攻产业扶贫。一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致力将青蒿产业打造成全区脱贫的支柱产业。二是通过“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方式,发展特色农业,贫困户通过以土地入股、务工取酬和收取流转费等方式获得稳定收入。三是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和经商机会,贫困户通过乡村旅游实现增收脱贫。
五、加强资金监管。一是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区出台的一系列扶贫资金监管制度,规范扶贫项目资金运作程序,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资金。二是全面实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保障贫困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资金在阳光下运行,项目在阳光下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强化日常监管力度,多方位开展监督检查,对项目跟踪问效,督促规范实施,严防扶贫资金“跑冒滴漏”, 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
六、严格执纪问责。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扶贫领域“1+4”专项治理工作为主线,依托信访处置和监督检查两个重点,狠抓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对全区乡镇街道和21个行业扶贫部门开展全覆盖督查巡查,做到以督明责、以查促纠。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搞“数字脱贫”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的加大查处和问责力度。2018年全区共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93件,处理430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1人,追缴资金275.39万元,退还群众资金192.25万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