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财政“四措并举”助力减税降费“大红包”落地
东安县财政局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协调税务部门“多措并举”,联动打好“组合拳”,助力减税降费“大红包”落地,确保各项减税降费措施落实。
一、强化组织抓领导
县财政局及时成立减税降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协调,紧扣税收工作主题,把推动财税部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减轻企业和个人税费负担、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财税部门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切实承担起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工作联动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制定任务清单,层层压实责任,强化组织领导。
二、营造氛围抓宣传
向社会作出减税降费公开承诺,把减税降费惠民措施送到千家万户,组织由二十名财税志愿者组成的共产党员先锋队、阳光税务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队四支队伍,走进工业园、学校和闹市街头现场宣讲,印制宣传资料10000余份,在公告栏、宣传栏、LED显示屏公开减税降费相关政策。在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加强减税降费宣传,扩大税收政策宣传综合效应。
三、加强调研抓研判
着力加强调查统计分析,加强数据的采集、测算、监控与分析能力建设,实施财税部门联动,对县重点纳税企业进行全面调研摸底,建立减税降费台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分析减税降费落实推进情况。研判县域减税降费的运行态势,有的放矢抓重点,抓特点、抓规律,着力提升统计监测分析水平,及时向县政府汇报反馈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对全县税收收入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四、加强测算抓施策
正确认识减税降费既关系着每个纳税人的“红包”,也关系基层政府的“钱包”,县财政全力算好减税降费大账。经测算,2019年预计全县财政收入将减收近1.5亿元,县财政坚持用财政收入的“减法”,换取中小微企业效益的“加法”以及市场活力的“乘法”。全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政府“紧日子”换取企业“好日子”,严格落实好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的各项要求,并通过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力度,让有限的财政资金产生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