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做好“三篇文章”增强财政实力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3年07月11日 11:59 【字体:

今年以来,道县财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着力盘活闲置资产,培育锂电新财源,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在县域经济同质化竞争中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有效突围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一、清查租赁处置,做好闲置资产增值文章。道县着眼唤醒“沉睡”的闲置资产,通过全方位清查、多渠道处置、拓思路增值,助推闲置资产转化为新财源。截至目前,全县共盘活国有资产实现收益7.86亿元。一是全方位清查。制定《道县闲置国有资产资源清查处置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按照“全领域、全口径、全覆盖”原则,对全县212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资源开展全面清理、清查,累计清查出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房产、土地资产80宗,县属国有企业闲置土地、厂房9宗;锂、铷、钨、锰等多金属矿区三个,矿区面积45.9平方公里,氧化锂资源储量超100万吨,铁锰矿石资源量2982.74万吨、铅锌金属量68万吨。二是多渠道处置。念好“用、售、融、租”四字诀,将资源变资本、闲置变有用、权益变资金、自给变共享,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处置行政事业单位闲置房产和土地资产共52宗,实现收入2.2亿元,正在办理不动产证32宗(估值4200万元),处置县属国有企业闲置厂房5宗,实现收入1.26亿。三是拓思路增值。全面推进国资改革,成立正科级事业单位县国资中心履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职责。创新国有资产出租方式,尝试将国有资产经营权公开拍卖,通过公开竟价,完成农贸市场摊位出租、校内商店经营权出租等第一批国有资产经营权出租,实现年租赁收入增收1800多万元。

二、置换融资拓展,做好锂电产业文章。道县通过高效率盘活,破难题拓展,盘活沉淀资源变资本杠杆,充分挖掘闲置资源的潜在价值,聚力招“大”引“新”,以资源换产业,盘活575.77万元沉淀资金吸引10939.59万元社会资本合资开发,撬动46061.43万元融资投入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前瞻性规划。道县计划3-5年内累计完成投资300亿元,在道县建成中国重要的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建成1000万吨锂矿石采选生产线,10万吨碳酸锂、氢氧化锂冶炼厂,2家锂电池生产企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利税100亿元的千亿产业目标。二是高效率盘活。引进“世界500强”紫金矿业,成立湖南紫金锂业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17.99亿元,收购湖南厚道矿业71.14%的股权,完成股权交易额17.99亿元,缴纳个人所得税4.22亿元。三是上下游拓展。在采选矿的基础上,加强锂矿资源下游冶炼、应用产业的投资建设,积极对接宁德时代、天能控股、比亚迪等知名上市公司来道投资锂电池等下游产业项目,延伸拓展锂矿资源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附加值。

三、追风逐日蓄水,做好新能源文章。道县坚持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发挥风能、光能、山地资源优势,推进高山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发电等绿色经济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道县引资83.76亿元兴建风电及光伏项目11个,抽水蓄能发电项目1个,奋力打造百亿新能源产业集群。一是风能开发成果丰硕。洪塘营风能二期计划投资4.5亿元,目前已投资到位2.24亿元,修建检修道路26.4公里,完成基础设施建设2处,今年年底5万千瓦17台风机将全部并网发电。道县金壁(回龙)风电场,装机3.99万千瓦,计划投资4.2亿元,已开工建设。二是光伏发电异军突起。由广东能源集团贵州公司签约建设的工业园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将使全县实现大型光伏发电项目零的突破。三是蓄能发电未来可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有序推进,引入中核新华公司计划在洪塘营瑶族乡境内建设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总投资达63亿元的抽水蓄能发电项目,目前,该公司已经拿到项目初步设计书,将争取挤进国家能源局“十四五”规划笼子。


道县做好“三篇文章”增强财政实力

2939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