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财政:“1234”工作法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走深走实
近年来,蓝山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始终将财政绩效作为财政工作的生命线,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方面不断深入思考、加强探索,着力构建具有蓝山特色的财政大绩效管理格局,为蓝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撑。
1.坚持“一个基调”,释放“凝聚力”。紧紧围绕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这一目标,坚持上级部署和自身实际相结合、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相统一,蓝山县财政局先后制定了若干具体配套制度、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等,涵盖绩效管理各领域、各环节。将绩效工作纳入财政部门内部考核,将绩效结果纳入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等。同时着力加强预算绩效教育宣传,针对单位财务负责人等“关键少数”和具体经办人,多次开展业务培训,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背景、工作思路及系统操作进行了全面讲解,有效促进了“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理念落地生根。目前,蓝山县预算绩效管理已覆盖“四本预算”,涵盖政府专项债、专项资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各类支出。
2.完善“两个机制”,提高“执行力”。坚持强化内生动力,着力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和堵点。一是完善协作机制。县财政局定期将重点绩效评价报告等资料向县委、县政府、县人大汇报,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形成了由财政部门主导,预算单位负责执行,人大、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提供监督指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推进模式。二是完善管理机制。牵住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牛鼻子”,密切配合省厅开展预算一体化系统绩效管理模块上线和优化工作,推动全县各预算单位主动全面参与线上预算绩效管理,基本实现项目基本信息在线审核、绩效目标在线申报、绩效监控在线动态运行、支出绩效评价在线反馈,预算绩效管理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3.紧扣“三个挂钩”,增强“约束力”。将绩效管理实质性嵌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推动零基预算与绩效预算深度融合。一是预算编制与事前管理挂钩。强化预算资金的目标导向,每年随同预算编制启动绩效目标编审工作,同时将零基预算和事前评估相结合,从花钱源头上“拦网”,2024年压减县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融创基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等项目共计1.52亿元。在编制2025年预算时,所有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点,对未开展评估或评估未通过的新增100万元以上项目,一律不得纳入预算安排。二是预算执行与运行监控挂钩。动态监控各单位项目预算执行数据,做好及时提醒、及时纠偏,对于拨付资金未及时结算,督促相关部门立即重新测算并调整拨付方式,坚决避免资金沉淀现象。三是预算安排与绩效评价挂钩。坚持把绩效评价情况作为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的基数依赖的重要考量因素。花小钱办大事,安排绩效评价专项工作经费100万元聘请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重点绩效评价和单位整体评价。对政策不适用、资金使用效果不明显的项目及时加以调整和优化,专项支出绩效评价低于90分的,下年专项经费压减20%,资金绩效不优的项目直接取消资金安排。2024年压减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建设(雪亮工程)、城区清扫保洁市场化运营项目等经费共计2200万元。清理取消专项资金3500万元。
4.实现“四个转变”,扩大“影响力”。坚持把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招。一是产业政策更科学。通过开展产业扶持专项资金项目评价,督促科工、经开区等部门及时修订旧政策,出台了新的产业扶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不断提高补贴资金效益。二是支出结构更优化。坚持有保有压,通过压减项目预算、终止无效低效项目,确保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大民生和重点产业领域,切实兜牢基层“三保”。三是财会监督更有效。积极探索构建“绩效+评审+监督”工作模式,为资金管理装上“监控器”,推动绩效评价作为财会监督的重要抓手。四是群众感受更满意。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强力推进绩效信息向社会全面公开,压实了部门的责任,满足了群众认知需求,提高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