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财政:“五个聚焦”助力财政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5年07月09日 16:05 【字体:

近年来,江华瑶族自治县财政局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忠诚、担当、先锋、有为、为民”核心要求,围绕“政治引领好、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主责主业好、服务发展好”的“五好”目标,持续夯实组织基础,激发队伍活力,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和优质服务。

一、聚焦“忠诚”强引领,锻造政治过硬的战斗堡垒

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理念。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财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2025年局属五个党支部共开展集中学习30次、党课学习10次、专题研讨13次、党员微党课24次。严肃政治生活,局领导带头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各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2025年开展集中谈话3次,对50余名重点岗位人员进行廉政提醒,进一步筑牢纪法防线。服务中心大局,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将讲政治要求贯穿预算编制、收支管理、风险防控全过程,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以财政担当服务发展全局。

二、聚焦“担当”强班子,打造攻坚克难的红色引擎

着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支部领导班子。优化结构压实责任,实行“一把手”抓党建,总支书记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担任,副书记由党组成员、副局长兼任。四个在职党支部书记均由国库集中支付中心、政工股、办公室等关键股室及局属华信担保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落实。配强力量规范管理,配备2名专职党务干部,高效规范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档案管理等基础工作。在职党支部的支委成员中,股室负责人有8名,占比达66%,为优化党建工作提供坚实的人员保障。提升能力攻坚克难,面对财政收入承压、收支紧平衡、风险叠加等挑战,支部班子率先垂范,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以党建引领破解发展难题,有效应对财政领域不确定性。

三、聚焦“先锋”强队伍,激活红色细胞的模范动能

坚持锻造信念坚定、政治可靠、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抓实教育管理守底线,今年以来局党总支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重点,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用财政领域违法违纪典型案例来警示党员,用优秀党员先进事例来引导党员,通过查问题找短板、抓整改促提升,不断铸牢忠诚信仰,守牢廉洁底线。汇聚先锋之力促提升,围绕财源建设、零基预算改革、收支矛盾化解等重点、难点问题,精心选派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党员干部,组建党员攻坚突击队,通过深入学习政策,强化形势研判,制定具体措施,确保工作成效;设立党员示范岗4处,模范化开展来访咨询和业务办理;扎实开展承诺践诺行动,积极引导党员在财政管理、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一线当先锋、作表率。严把党员入口保质量,坚持政治标准首位,严格规范程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今年以来,持续跟踪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对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和实绩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比选推优,确定发展对象1名。

四、聚焦“有为”强主业,书写走在前列的财政答卷

将服务保障全县发展大局作为核心使命,履职尽责显担当。财政运行稳健有力,财政收入组织成效显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连续位居全市前列。税收占比稳定在70%左右,收入质量持续优化。财源培育成效显现,积极优化财源结构,精准扶持重点产业和企业,培育壮大骨干税源。2023年培育纳税200万元以上企业103家,2024年91家,为收入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管理效能显著提升,财源建设、债务风险防范、预算绩效管理等工作获上级认可,荣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财源建设工程成效明显县”“湖南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先进地区”“湖南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评价优秀县区”“永州市稳增长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永州市财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五、聚焦“为民”强服务,厚植枝叶关情的财政情怀

紧紧围绕县委“125”战略部署,主动靠前服务,贡献财政力量。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严控预算追加,集中财力保民生、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近两年投入17.76亿元,推动教育优质均衡。持续优化社保就业,近两年投入12.37亿元,织密民生保障网。健全医疗保障,近两年投入5.91亿元,筑牢健康防线。乡村振兴全面助力,近两年投入农林水支出16.36亿元,有力支持乡村产业壮大、环境改善和农民增收。今年6月,组织55名在职党员投身乡村振兴一线。惠企纾困精准有效,创新打造“财银担”协同服务体系,组建华信担保公司聚焦小微及三农。深化“潇湘财银贷”合作,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累计为33家中小企业解决融资1.2亿元。聚焦减税降费、财政补贴,开展“送政策上门”行动,联合税务提供“政策直通车”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创新评审“1+1+1+1”模式(1小时审核、1次性告知、1项目1专班、1体化管理),将评审时限由工作日压缩至自然日,服务效能显著提升。近两年财政评审预结算项目568个,送审金额34.06亿元,审定金额30.14亿元,审减金额3.92亿元,平均审减率11.5%。


江华财政:“五个聚焦”助力财政高质量发展

33734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