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财政: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赋能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5年07月16日 11:14 【字体:

今年以来,江华瑶族自治县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的决策部署,坚持厉行节约、艰苦奋斗,精打细算、优化结构,切实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全力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思想引领,树牢“过紧日子”意识根基

一是深化认识,提高站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的重要论述精神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切实增强全县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二是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全面分析当前财政经济形势,引导各部门深刻认识长期坚持“过紧日子”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带头过紧日子的鲜明导向。三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将“过紧日子”要求深度融入部门预算编制和绩效考核体系,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开展宣传教育,推动勤俭节约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营造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硬化预算管控,筑牢“过紧日子”制度防线

一是优化结构,保障重点。严格执行“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原则,将“三保”支出作为财政保障的绝对优先项,确保足额及时到位。2025年1-6月,全县“三保”支出累计达13.1亿元,执行进度53%,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坚持“刀刃向内”,大力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通过逐项清理审核,压降经常性专项经费100余项950万元;清理取消无政策依据、非必要安排及政策到期、目标完成支出120项1.25亿元,腾出资金精准投向县域发展亟需的重点项目和关键领域。二是规范投资,严控风险。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评估机制,对重大投资项目严格论证必要性、可行性及财政可承受能力。对未落实明确、可靠资金来源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财政预算不予安排资金,坚决杜绝超越财力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三是精细管理,提升绩效。深化财政投资评审,完成预算、结算评审项目134个,送审金额5.8亿元,审定金额5.09亿元,审减0.71亿元,平均审减率12.29%。强化政府采购管控,1-6月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8465.62万元,实际完成8068.58万元,节约资金397.04万元,节约率4.6%。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对100余个绩效目标模糊、量化不足的项目退回修改;对4个屡次编报不科学、不匹配的项目暂缓安排资金;依据2024年绩效评价结果调整预算项目4个,优化资金配置410万元,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严控预算支出,硬化“过紧日子”刚性约束

一是大力压减行政成本。坚持从严从紧管理“三公”经费,严格执行会议、差旅、培训、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各项规章制度及开支标准。严控编外人员经费规模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大力精简非必要节庆、论坛、展会等活动,坚决杜绝“面子工程”,将节省资金切实用于发展紧要处。2025年预算行政运行经费按再压减10%以上标准审核。二是强化预算执行刚性。严格执行经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坚持“无预算不支出、超预算不支出”原则。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和考核问责机制,对支出进度缓慢部门及时预警并压实主体责任。强化预算执行结果与年度预算安排的挂钩应用,形成闭环管理。三是精准保障重点民生。坚持“节用裕民”,在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的同时,集中财力保障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支出。重点支持就业创业、教育均衡、养老托育、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保障性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实事,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四、深化资源统筹,凝聚“过紧日子”工作合力

一是加大资金统筹力度。积极统筹整合政府债券资金、上级转移支付、部门自有资金和本级财政资金,形成保障合力。优先使用政府债券和上级补助资金安排项目支出,在其支付余额不足时,再考虑使用部门自有资金或申请本级财政追加,显著提升财政资金整体使用效益。二是加强债务风险管控。在保障到期债务还本付息同时,持续加大政府债务监管力度,积极争取并用好债务置换政策空间,优化债务结构,缓释偿债压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全力盘活存量资源资产。加大力度清理盘活各类“沉睡”资金资产资源。按规定收回部门预算中一般性支出结余、结转超过一年的县级项目资金及上级专项指标结余;清理并收回闲置沉淀的单位实有资金账户、财政专户资金;积极盘活处置长期低效运转、闲置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加大跨部门资产统一调配共享力度,激活存量资源潜力。


江华财政: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赋能高质量发展

3374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