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镇大手笔建设大财源
溪口是慈利西南部的一个大镇,版土面积111平方公里,辖21个村居委会、204个组、5327户、17885人。该镇近两年在改革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过程中试图破解乡镇财源贫乏的“颈瓶”状况,把财源建设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依靠本镇“红色”故土和澧水文化的优势,大手笔建设大财源,引来了活水源泉,走出了以财源建设为龙头富民兴镇活财政的好路子,财政收入可望大幅度增长突破千万元大关。
一是大力开发红色旅游财源。溪口建镇于清末,是湘西有名古镇,因九都溪、杜家溪交汇澧水而得名,澧水流域横贯全境,贺龙、肖克曾率领红二、六军团在这里建立过苏维埃政权,属革命老区,“千年古樟”大树雄伟壮阔高耸挺立为当地一大奇观,是当年贺龙开会运筹帷幄指挥作战的场所,溪口棉花山阻击战影响很大经久闻名,境内还有红军医院、苏维埃溪口居委会和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距张家界风景名胜区只有30公里,是武陵源风景区的延伸。唐代诗人李群玉曾写下了“两溪交汇拥圣地,三十里长潭绕镇流”的壮丽诗篇,著名作家秦培云曾在此创作了《风流古镇》电脑剧本,著名作家沈从文也写下了“天下风景那儿秀,我爱溪口吊脚楼”脍炙人口的诗句。溪口镇党委政府财政所根据本地这些红色故土特色资源,积极谋划,找准经济发展契机,提出了以旅游为龙头用旅游旺财、靠旅游兴镇的果敢定位决策,紧紧围绕“红色旅游”大作文章作大文章,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特色财源。首先,重点投资进一步丰富“溪口古镇”的内涵,增强旅游资源产品吸引力。打响“千年古樟”、“棉花山阻击战”遗址等景观的品牌影响力,重现“风流古镇”的壮美景观,突出红色旅游的特色文化内涵,保护修缮好红军医院、苏维埃溪口居委会和红二、六军团旧址三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次,对接张家界风景名胜区大力发展溪阳公路沿线生态旅游产业园,让溪阳公路沿线成为张家界东线旅游生态观光带。在“千年古树”、棉花山阻击战所在村培育了上万亩金秋梨、葡萄、草莓、柑桔、脐橙、金香柚、板粟等水果种植基地;建立了以长潭、茅坡村为中心的湘西黄牛、黑山羊、小白兔养殖基地;在渡坦村投资500万元修建沿河防护堤,并建成了30个高标准蔬菜种植大棚;建立了以湘凹、白岩村为中心的退耕还林基地,营造生态公益林7.3万亩;实施生态林工程,保护了九渡溪、杜家溪流域的生态生貌;满足红色旅游客人需要在红军医院所在村发展休闲农业并建立5家农家乐土菜馆。目前,该镇围绕红军医院——棉花山阻击战——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千年古樟”——苏维埃溪口居委会红色旅游路线,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并把红色旅游开发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建成了10个极富田园风光、风景优美的乡镇山村,实现了农作物种植规范化、植树造林风景化、规模养殖庄园化、蔬菜基地园林化,使前去参加红色旅游观光的游客既能受到红色革命教育,又能观到田园风光美景,还能采到农家种植果实,更能赏到特色美味佳肴,故而游人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二是大力开发澧水文化财源。澧水是湖南的四大水系之一,溪口作为澧水贯穿全境的历史古镇,又是张家界名胜风景区的延伸,该镇大力开发澧水文化资源,重力打造“神秘武陵源文化观演系统”和高端度假休闲区,该系统主要规划以环绕澧水半岛15公里河岸和两岸丹霞绝壁、悬棺奇观、岛上森林、湿地岛洲为载体的水上游乐旅游体系,既是一个创新型旅游观光项目,又是一个大型文化体验项目,高端度假休闲区主要规划了民族文化园、艺术家集合村、山水田园度假区、高端养老康乐区、温泉度假区等开发项目。经过超前运作和招商引资,2013年11月5日,溪口镇与香港文化投资集团签订了《澧水半岛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并在湖南省“港商湘西行”张家界项目发布会签订正式合同,项目总投资30亿元,规划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澧水水域5.8平方公里)。目前,该项目投资10亿元的旅游观演系统和温泉度假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地修建,建成上市后每年可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亿元,将极大丰富张家界旅游市场并成为张家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样板。大手笔建设大财源,30亿元的巨额投资项目带来的将是溪口镇巨大的财源,溪口镇的村民收入将不断增长,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好,财政增长将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