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财政:把好“三道关口” 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落实落地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预算制度建设的新要求,用系统思维整合预算管理各环节业务规范,慈利财政按照省财政厅下发的《湖南电子财政市县部署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以高标准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推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制度+技术”双重驱动的数字化转型,紧紧把好“三道关口”确保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顺利运行。
一、夯实组织保障,把好“基础关”
一是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把省厅工作要求和基层智慧力量统一起来,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抽调相关股室骨干组建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二是建立定期沟通渠道。主动与人民银行、商业代理银行、各预算单位交流对接,摸清原有系统操作要点,探讨新旧系统衔接办法,每月召开碰头会议,共同研究上级改革精神,形成了预算管理一体化在慈利迅速落地的强大合力。
二、扎实前期准备,把好“业务关”
一是按时按质建好信息库。对标对表《湖南省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实施细则》的要求,完成单位、人员、资产、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标准、绩效指标、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会计科目、政府非税收入项目、政府采购、账户、财政区划等基础信息的采集工作。二是多措并举开展学习培训。2020年11月选派预算股两名业务能手参加财政部组织的“湖南预算管理一体化”培训班,及时传达中央改革精神和宏观政策要求;集中学习研讨《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实用教程》,对改革内容全面梳理总结,做到心中有数,制定符合慈利实际的一体化改革责任清单。2020年3月湘乡市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上线成功后,及时了解第一批试点地区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修改完善慈利县预算管理一体化实施方案,力争按时间节点分步骤走好五步实施流程,顺利通过省厅验收考核。
(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五步流程图”)
三、坚持绩效导向,把好“效益关”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与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既相互促进,又相得益彰。慈利财政以“可比可测、动态调整、共建共享”的绩效指标体系为依托,广泛征求各部门预算单位的意见建议,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更好嵌入预算编制管理、批复管理、执行管理等一体化系统子模块,做到制度规范和信息系统紧密结合,确保零基预算原则贯穿预算编制始终,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健全预算管理要素管理机制,不断提升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为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绩效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