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财政践行“五个落实”,打造退役军人“温馨之家”
慈利县是兵源大县,有退役军人近5万人,享受抚恤补助待遇的近8000人。近年来,慈利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突出加强对退役军人的政治引领、政策保障和服务管理,帮扶援助、拥军优抚、就业创业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呈现了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2020年获得省级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慈利县财政局更是立足自身职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升财政部门服务能力,切实保障各类涉军人员“退有所养、伤有所补、贫有所助”,为他们打造了一处温馨的军人之家。
落实财政职能,保障体系建设。慈利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于2018年12月开始组建,2019年3月挂牌成立。在机构改革中,县财政局根据退役军人事务局职能,按“财随事走”的原则,组成工作专班对账务处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公开、单位决算、绩效管理等问题上门服务,通过开展研讨、培训等多种方式解决单位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2019年在全县财力吃紧情况下,对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优先保障,预算安排资金300万元,加快建设退役军人管理机构建设。目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内设10个股室,在编在岗人员31名,拥有独立院落,拥有面积956.55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以及单位食堂。下辖独立核算二级单位2个,其中:烈士陵园管理处在编在岗人员6名;军干所在编在岗人员5名。下辖光荣院一所,在编在岗管理人员2名。在全县26个乡镇设退役军人服务站,每站配备2-3名工作人员,实现了机构、组织、场所、人员、工作开展“五到位”。
落实优抚政策,全面保障待遇。优抚工作是服务退役军人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在近年来的预算管理日常工作中,县财政局定期配合退役军人事务局梳理各项保障政策,扎实落实各类重点优抚对象优待政策。一是落实优抚对象普惠加优待政策,切实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特别是年度身份核查、伤残退役军人医药费的补助、优抚金的发放等优抚工作,既从严把关审查,又加快审查速度,近四年以来,及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抚恤和定期生活补助金2亿多元;落实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制度,发放1650名义务兵家属优待金2844.5万多元,努力营造“保家卫国光荣”的社会氛围。二是深化“让关爱与优抚同行”服务项目。近四年来,慰问困难退役军人1万人次839余万元。三是对慈利县重点优抚对象开展补充医疗保险工作。近四年发放优抚对象医疗救助金2.3万人次1200万元。
落实服务保障,推进就业安置。一是坚持政策标准,高效完成移交安置。刚性落实安置任务,按时完成秋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582人次接收工作,及时发放秋冬季退役士兵一次性地方经济补助1090.8万元。二是搭建就业平台,每年用于退役士兵培训资金20多万元,组织退役军人开展适应性培训,2022年举办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专班,多次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签订就业意向协议共61人,85人获得驾驶等短期培训合格证书的资格。三是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及教育培训、就业实训、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与慈利县前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达成合作协议,指定其为县级退役军人职业技能承训机构,选聘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团队,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更多帮助。四是为下岗退役士兵接续养老保险。累计投入599.8万元,为4名企业下岗退役士兵接续1年至15年全年养老医疗保险,切实解决了退役士兵实际困难,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他们从心里上感觉到“国家不忘退伍兵,关怀保障给到家”。
落实双拥共建,营造拥军氛围。一是创新方式,深化双拥共建活动。积极支持开展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在各个交通主干道悬挂大型拥军宣传牌8块,设立双拥宣传街,将双拥街作为双拥共建、国防教育、志愿服务、营造氛围等相关活动的阵地,进一步扩大双拥街影响力,营造崇军社会氛围;每年春节、“八一”期间,慈利县党政领导及社会各界对全县重点优抚对象、抗战老兵、抗美援朝老战士、“边海防”现役军人家庭及执行重要任务现役军人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近四年发放慰问金88万元、慰问挂历和慰问信5万份;通过召开议军会,全面协调解决驻慈海军随军家属就业和子女升学问题;投入900余万元完善烈士陵园建设,成功申报县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二是开展走访慰问驻地部队和为立功受奖军人送喜报活动。每年“春节”“八一”期间由县委领导带队慰问驻地部队,为军地和谐共建架好桥梁;及时送达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喜报737人次,发放奖励金45万元。通过为现役军人家庭送立功喜报活动,激发出更多适龄青年投身军营、献身国防、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热情,引领了社会尊重军人、关爱军属的良好风尚。
落实信访渠道,守护民心民利。为进一步巩固退役军人矛盾问题“百日攻坚”活动和重复访集中治理成果,以优抚对象建档立卡为契机,以常态化“大走访”为抓手,进一步摸清全县2万余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家庭情况,投入20多万元实现电子建档,实现县、乡、村三级服务中心(站)资源共享、消息互通、问题共办,充分畅通信访渠道,主动了解退役军人情况,认真办理退役军人反映的各类诉求,努力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