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机制、强队伍、防风险,慈利县创新评审机制 提升投资效益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5年01月13日 15:51 【字体:

近年来,慈利县严格落实“减、保、谋、效”四项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原则,努力实践“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的评审理念,推动评审工作提质增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24年共完成项目评审314个,送审金额28.8亿元,审定金额25.60亿元,审减金额达3.21亿元,审减率高达11.14%,较大幅度节约财政资金,显著提升了财政资金的政府投资效益。

一、建机制,评审质效实现新突破

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职能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制度是坚实保障,而规范的流程则是高效执行的关键。

(一)健全制度,全力提高评审质量。慈利县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了《慈利县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清晰界定了评审范围、评审程序,将概算评审全面纳入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对变更审批权限进行了强化,实现从“项目投资决策--项目投资实施--项目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全链条式评审管理,严格把控政府投资,以制度管权,有效遏制了超概算、超预算、超签约合同等不良现象,从而精准控制了政府投资规模,有力防范了政府新增债务的发生。

(二)规范流程,提升投资评审效能。慈利县财政评审工作从项目受理审核、现场勘查、到评审报告出具等各个环节,全面实行限时办结制度,大幅提升了评审效率,确保了评审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一是细化评审资料报送清单,明确评审资料报送要求,签定项目管理责任书。二是评审结论限时办结,对所有工程项目按工程造价承诺办结时限,对县重点项目采取分专业集中力量提速完成。三是施工过程全程跟踪。对所有工程项目建立动态监管台账,主动对接建设单位,做好全过程跟踪服务,有效解决项目办理结算不及时问题。

二、强队伍,评审能力迈上新台阶

(一)强化培训,持续提升专业素养。定期组织评审人员参加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培训,通过研讨学习、案例解析、制度解读、经验分享等方式,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邀请业内专家学者来中心授课,就当前财政投资评审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答疑解惑和业务指导,拓宽评审人员的视野和思路;评审实践中根据项目专业特点,安排专业评审人员以老带新,保证评审团队专业权威的同时,提高每位同志评审业务的实战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二)制度育人,有效激发工作活力。建立了完善的评审人员素质培养体系,出台了《慈利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人员聘用管理办法》《慈利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绩效管理考评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临聘技术人员按照“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聘用”的原则,推行薪酬与绩效挂钩;对在库评审机构实行信用等级评价,推行评审费用与信用等级考核挂钩,有效激励评审人员的工作热情。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评审人员积极进取、肯干实干,接连有两名同志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和扎实的工作业绩被聘用为高级工程师,在评审工作中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为评审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防风险,评审监督取得新成效

(一)刀刃向内,强化内部管理效能。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机制,所有评审环节均需经过二级复核,对评审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办公室、会议室均安装了双监控设备,全方位、无死角地确保评审程序的公正公开。引入独立于评审的第三方监督部门,对评审人员的评审依据、评审方法、评审结果等进行逐一核实,确保评审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通过二级复核和监控设备的双重保障,有效杜绝了评审工作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确保了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

(二)接受监督,展现履职尽责担当。一是主动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提供所需的各类资料和数据,认真听取审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2024年积极配合审计抽审项目77个,报告结果充分证明了评审工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二是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主动接受评议和监督,举一反三、坚决整改,2024年未发生任何投诉举报事件,有效彰显评审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三)正风肃纪,筑牢拒腐防变底线。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审人先审己,正人先正身,在项目评审过程中,做到坚守底线,不碰红线,坚持原则,做到阳光评审,使项目评审全过程在阳光下运行,树立良好的评审形象;定期开展廉政教育,始终把反腐倡廉工作贯穿到投资评审工作当中,加强对评审人员廉政的思想教育,强化工作纪律意识,引导评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打造风清气正的财政投资评审环境。


建机制、强队伍、防风险,慈利县创新评审机制 提升投资效益

33563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