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支出占新增财力46%
民生支出占新增财力46%
去年长沙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76.48亿元
(记者 黎铁桥)昨晚,市政府举行2006年财税金融工作座谈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市领导谭仲池、向力力、张湘涛等出席会议。2006年全市经济运行质量好、发展速度快,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05.2亿元,比上年增加40.7亿元,增长24.7%;完成地方财政收入(含一般预算收入、国土收入、所得税净上划收入)176.48亿元,比上年增加37亿元,增长26%以上。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长沙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工业经济增长强劲,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城乡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
去年,市财政投入工业项目资金3.26亿元;投入农业发展资金3.59亿元;全年安排科技发展资金7400万元;全年安排各项招商引资资金2150万元。同时,财税部门还积极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全年预计减免各项税费11亿元,支持了长沙市企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06年,全市各级征管部门组织收入取得新突破,实现了高基数上的高增长。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全市国税收入累计入库148.8亿元,同比增收14.62亿元,其中,市本级收入完成86016万元,增收23001万元,同比增长了36.5%。全市地税部门认真落实新的建筑安装行业税收征管办法,加大营业税清缴力度,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全市地税系统各项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增幅在中部地区省会城市排名第二位。
市财政局快报反映,去年,全市完成辖内一般预算收入296.48亿元,比上年增加44亿元,增长17.42%;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32.46亿元,比上年增加24.41亿元,增长22.59%。
2006年,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有11.54亿元,占当年新增财力的46%。
经济发展,百姓受益。长沙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3809万元、良种补贴4849万元、综合性一次补贴(因农用柴油、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调价后对农民的补贴)4131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70万元。
与此同时,市财政积极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大教育投入,2006年全市安排7488万元(其中市本级安排3066万元),在“两免一补”基础上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交杂费,此项政策惠及全市36.3万农村学生。
市财政2006年直接投入城建资金37.3亿元,安排1亿元用于农村公路改造和站场建设,安排1500万元支持小城镇建设。市本级安排870万元支持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学校居民改水改厕等基础设施项目,全市完成包括学校改厕在内的改水改厕1301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