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调研长沙财政评审工作
5月22日,财政部投资评审中心主任赵超一行来到长沙市投资评审中心,调研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对长沙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省财政厅副厅长胡伟林、中共长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向力力陪同调研。
中心主任黄晖从五个方面向部中心和省市领导汇报了长沙这几年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一是长沙评审工作的开展始终坚持做出实绩争取各方面支持与理解的思路,最重要的是长沙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财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二是不断提升内部管理,用制度规范评审程序,用制度约束评审行为,用制度保障评审质量;三是通过跟踪评审和工程量清单上限值核定找准评审工作的切入角度,树立专业权威;四是坚持廉洁高效作风,较好地把住了质量关口;五是今后工作要着重流程监控、协调项目单位、狠抓培训等三项措施,力求在参与项目方案论证、控制项目“低中高结”、项目造价指标控制、财务评审前期跟踪等四方面工作取得突破。
湖南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作为市中心的上级对口单位,省中心主任张如田简要评述了长沙评审工作开展较好的几个关键,一是领导重视支持,二是制度措施得力,三是人员素质过硬;四是通过自身工作业绩指导和带动了区县的评审工作。
长沙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邱兵东向上级领导介绍了财政局党组对抓投资评审工作的几点认识,首先一条,要求凡是使用财政资金的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没有投资评审的报告各处室不得安排资金、国库集中支付不得支付款项,没有投资评审出具的决算报告不得办理项目的资产移交,将“先评审,后预算(支付)”落到实处;其次是充分支持与信任评审机构,关爱评审队伍,营造好的工作氛围;第三是廉政建设常抓不懈,用制度保障评审质量生命线。
向市长首先代表长沙市委市政府感谢赵超主任对长沙评审工作的关爱,听取了财政评审工作情况汇报后,向市长表示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财政投资评审工作,长沙要增强评审工作后劲,工作要更上一层楼,继续当好全国评审战线的排头兵。
胡厅长代表财政厅欢迎部中心领导来湖南调研,他认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就是财政本身的职能,而不是职能的延伸,地方立法有难度,希望中央财政能早日出台一个文件明确投资评审的法律地位,更好的指导地方财政评审工作。
最后,赵超主任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去年评全国先进,长沙在全国省会和地级市中排名第一,这充分证明长沙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开展得很好。八年多来,长沙财政评审工作不断深入, 98年才成立机构,99年就推行了跟踪评审;2000年拟发了《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本建设预决算管理的通知》;01年推行三级审查制度;02年开始实行评审员综合绩效考评;03年为政府代拟并颁布“长沙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召开了财政投资评审五周年座谈会;04年全面推开重点工程竣工财务决算评审;05年全面实施工程量清单上限值核准,全年审核金额突破100亿元;06年召开了全国省会城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交流座谈会;07年元月被授予全国财政投资评审系统先进单位,选送的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财务决算报告获全国优秀评审报告;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每年都有新成效。赵主任还向与会人员简要介绍了北京的部门预算评审情况,北京市评审中心全部实现了网络无纸化办公,一年评审一般预算项目九千多个,核减三十多亿元。他认为北京市评审中心的部门预算评审、长沙市评审中心的工程造价评审都处在全国前列,省级有北京经验、市级有长沙经验,部中心都要向全国评审战线推广。
会后,赵主任、胡厅长、向市长等领导来到评审中心各工作岗位,同各位评审员亲切握手,了解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大家为财政评审事业努力工作,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