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必须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08年05月06日 00:00 【字体:

财政必须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

 
  财政为推动科学发展服务,总的思路就是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坚决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和做法,改革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体制和机制,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财政工作的各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致力于”:

  致力于做大财政“蛋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强大的财政实力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要在建立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财政收入机制上下功夫,正确处理好收入规模与收入结构的关系、收入质量与增长速度的关系,不断做大财政“蛋糕”。要综合运用财政体制、政策和资金的作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培育稳固财源,并在坚持依法治税的基础上,着力于建立健全统一完整的公共收入管理体系。按照综合预算管理的原则,不断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把非税收入形成的可用财力统一纳入政府预算体系,继续加强企业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致力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财政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一方面,要着力转变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并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切入口,充分运用财政政策手段,最大程度地放大财政政策效应,真正把财政政策效应渗透到经济发展各个领域,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重点是完善“五个机制”,即按照“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着力建立健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支持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统筹省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五个财政机制。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财政资金、财政政策和财政监督等手段,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引导、吸引和聚合民间资金、信贷资金等社会资金,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合力。

  致力于构建“关注民生、注重公平、有效调节”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财政在本质上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分配关系,负有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重要职能作用,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的要求,要致力于构建“关注民生、注重公平、有效调节”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一是继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重点解决民生问题。按照整体谋划、分步推进、突出重点、配套解决的思路,系统推进建设覆盖全社会、惠及全体公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二是逐步缩小区域间财力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从政策上、机制上、财力上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发挥财政收入分配职能,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益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的二次分配作用,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致力于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是财政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各项措施取得实效的保障。要向健全财政支出管理体系要效益,不断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各项改革,积极推进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预算监督相结合;研究建立绩效预算评价体系,不断促进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和规范的制度,努力构建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各个环节的管理、监督体系,实现从财政资金预算、拨付、使用、效益评价的全过程制度化管理,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作者为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财政必须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

9969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