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库把脉世界经济走向
全球智库把脉世界经济走向
现行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需要改革,应当设计出一种机制,保持世界上主要储备货币的币值稳定,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金融风险的必要监督
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纠葛万分。当金融危机不期而至的时候,全球都在探讨如何走出危机,世界经济在矛盾与争论中踟蹰前行。近日,全球30多家顶级智库在中国举行峰会,共同探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以及世界经济走向等话题。
世界经济虽已企稳,未来仍面临压力
世界各国都出台了刺激性投资计划,美国拿出了GDP总量的2.4%用于投资,3.2%用于支持减税。这些经济刺激计划能将经济从谷底拉回吗?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艾德尔伯格博士预测,在2009年—2010年,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促进GDP增长高达1.5%,欧洲各国经济刺激计划促进GDP增长达1%左右,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刺激计划对GDP的增长贡献超过2%,数字证明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
世界主要经济体缓慢复苏之际,危机的影响却从中等收入国家转向最不发达国家。世界银行行长代表、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战略与业务局局长萨拉·克利夫指出,今年1月份,危机正通过贸易投资等渠道传导到像蒙古、柬埔寨这些国家。不发达国家财政政策空间非常小,在经济刺激计划或者构建社会安全网络建设上能做的非常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加藤隆俊总结,到2010年,世界经济将会开始复苏,但仍然非常脆弱。总而言之,尽管有积极的数据显示,但是这将会成为战后最深重、最漫长的全球衰退。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余伟文分析,美国和主要西方经济体需要不断举债刺激经济,为银行注资,从中期来看全球利率会有上升的压力。利率上升对经济的影响很明显,主要经济体潜在的增长都可能下降,同时也会减少对新兴市场包括亚洲出口的需要。调控货币政策的难度会加大,这可能导致全球金融、经济环境有很大波动。
世界需要稳定的、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曾给战后脆弱的世界经济带来强有力的支撑。可是今天,不加约束的美元带给全球深深的不安。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加拿大研究所副所长帕维尔指出,金融危机激化了对美国资本主义模式的讨论,这个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国际货币体系需要反思,如何约束美元,如何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监管是必需重视的问题。
在金融危机下,美元通过贬值,向全世界输出通货膨胀,减少对其债权国的真实支付,这给努力走出危机的各国留下了隐患。由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在发言中指出,国际货币体系应当向稳定的、可预期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框架难以在短期内有大的变动,这样会使“你的货币容易成为我的问题”。
现行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需要改革,应当设计出一种机制,保持世界上主要储备货币的币值稳定,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金融风险的必要监督,对它的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应该有所约束,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