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做好三篇文章完善水利投入机制
长沙市坚持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水利工程的性质,广辟资金渠道,切实做好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市场融资三篇文章,努力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水利投入新机制。
一是政府投资。提前做好水利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各种渠道的资金,整合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理等资金,强化建设基金和水资源费征收,落实土地出让收益和城市建设维护费切块投入等政策;区县政府加大投入,按照市级要求配套到位,发挥好投资主体作用,预计2013年财政投入达到14.49亿元。
二是社会集资。改变工作方式,通过政策优惠、完善机制、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等来引导农民自愿兴修水利。对“五小”水利工程实行“一事一议”,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形成人民水利人民建、建好水利为人民的良好局面。
三是市场融资。以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为契机,依托长沙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等积极探索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建设运营、市场运作筹资的水利建设新模式,实现水利建设财政投资及市场融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今冬明春,长沙水利建设计划投入30.16亿元,全市预计将完成3万处水利工程,投入劳动工日3000万个,移动土石方5000万方,计划在11月上旬全面开工建设,春节前完成90%工程量,明年汛期前全面完工,确保取得阶段性突破,让群众看到成果、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