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完善五项举措提高国库集中支付效率
今年以来,长沙市国库集中支付局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拨付流程,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有效提高了国库集中支付效率。截至目前,长沙市本级已有342家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今年1-10月总支付金额87.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08亿元,增长26%,其中直接支付金额85.24亿元,占总支付额的97.36%,授权支付划款清算54974笔,金额 2.31 亿元,占总支付额的2.64%;拒付违规资金3636 笔,金额4.27亿元。
一是出台相关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和扩大国库集中支付网上审核事项的通知》(长财预〔2013〕18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国库集中支付网上审核的相关规定,新增了符合条件的政府采购、物业管理费和工会经费的财政直接支付的网审操作要求,为预算单位提供了方便;出台了《关于政府性投资项目“双控”资金实行网上支付的通知》(长财办[2013]7号),明确从今年起,除补充资本金外,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不再拨入项目单位开设的“双控”账户,资金指标直接下达到支付网上;项目单位申请资金支付时,再直接支付至施工方或劳务提供方。实行“双控”资金网上支付后,进一步规范了政府投资建设行为,确保了资金的合理、规范、高效使用,财政国库存款余额增加了2亿多元。
二是优化支付流程。实行“随到随审,上午接单,当天支付,下午接单,次日支付(由于下午接单,赶不上人民银行的清算,所以到第二天才能支付)。支付科室分为面审、复审、打印支付三个岗位,采取窗口式在同一个办公室办公,三个环节一步紧接一步完成,确保一笔符合要求的资金支付时间最长不超过1.5天,更快捷地满足了单位的用款需求。
三是改进支付系统。组织信息中心、软件公司及部分预算单位召开了“优化支付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座谈会,对支付软件存在的问题、支付流程的设计以及资金安全预警设置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确立了进一步优化支付程序、完善支付系统的主要内容。目前,动态监控系统各环节流程节点查询、公务卡消费信息高级模式查询、政府采购信息平台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对接等均得到有效解决。
四是完善拨付方式。为充分发挥财政国库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财政直接支付比例,自2013年起,对本级预算单位财政安排的应实行“双控”管理的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由实拨改为网上支付。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双控”管理软件与国库集中支付软件暂未对接,用款单位工作量加大,意见较多。为方便项目投资大、支付业务较多的预算单位用款,根据其月用款计划,将当月用款额度从支付网转至“双控”账户,在“双控”账户中逐笔审核直接支付,较好地解决了两个软件系统暂未对接给单位带来的不便。
五是加强内控稽核。一方面扩大稽核范围。除对2012年度所有会计凭证进行统一核查外,还到相关预算单位开展内部制度执行情况的延伸检查,督促预算单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另一方面规范退付行为。重新设计了“服务单位非银行退票业务退付登记表”,规定每一笔退付须载明退付原因,预算单位经办人员签名,此举增强了对预算单位工作人员的约束,强化了支付退票责任,减少退票笔数,有效提高了支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