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巧用加减乘除为实体经济创造APEC蓝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5年07月09日 10:38 【字体:

  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实体经济的发展陷于迷雾重霾,然而,浏阳财政巧妙运用加减乘除的方法,采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放等多种措施,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天空创造APEC蓝,助推实体经济破茧成蝶,逆势上扬。

  多做加法增加财政资金投入

  申报项目向上争。积极做好项目相关政策解读,及时传达项目申报信息,加大对企业项目申报资料的指导,引导企业多渠道、多层次向上申报专项资金。2014年协助企业共申报各类项目65批次588个,到位上级项目资金10619.8万元。2015年上半年协助企业申报各类项目42批次362个,到位上级项目资金2824.2万元。

  设立基金专项补。市本级出台《关于加快花炮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设立花炮产业集群发展基金,每年投入2000万元,引导花炮产业实施“四化两型”战略,花炮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出台《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规定》,每年投入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科技三项”经费1900万元,支持以蓝思科技、尔康制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八大产业集群升级发展。

  制定政策本级奖。制定《关于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企业税收贡献奖励办法》,引导企业扩大投资,鼓励技术创新。2014年兑现各类奖扶资金9902万元,2015年上半年兑现各类奖扶资金5774万元。此外,市财政还筹集2920万元,支持设立全省县(市)首家副处级海关机构,完善外贸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

  勇做减法清理规范税费收取

  2014年通过推进“营改增”改革、落实国家税收优惠和结构性减税政策、清理规范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等方式,减免税费2.5亿元,大幅减轻企业负担。2015年取消或暂停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9项,对小微企业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23项,暂停征收浏阳市2014年度合计金额在5万元以下的行政事业性和服务性收费项目19项,预计在上年基础上进一步为企业减负近3000万元。

  巧做乘法撬动银行贷款投放

  市政府每年年初与各金融机构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安排500万元对各金融机构进行考核和奖励,调动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性。每年定期召开银企对接活动,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2015年通过银企对接活动,促成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授信17亿元。

  推进担保公司创新,加大对担保公司的扶持奖励力度,健全完善信贷担保体系,提高担保能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瓶颈”。2014年担保公司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近 87.06亿元的担保贷款,其中小微企业83.32亿元,占比95.7%;在保余额16.19余亿元,小微企业15.69亿,占比96%。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努力满足中小企业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目前,相关银行已推出林权抵押、土地经营权抵押、农房抵押等新型金融产品,较好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矛盾。

  倡导金融机构优化贷款流程,进一步化解花炮企业信贷难题,多家金融机构已实行续贷业务提前审批,转贷时间缩短至1周内,大幅降低了中小微企业转贷成本。

  善做除法破除企业发展瓶颈

  大力推行“阳光政务”,提升政府公信力。将项目安排、资金拨付、土地招拍挂、工程招投标等敏感工作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2014年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公开公示财政专项资金162项546批次21亿元,2015年上半年公开公示专项资金88项261批次7.3亿元,将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的市场秩序,激发企业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完善“权力清单”,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致力将浏阳打造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时限最短、成本最低的县(市)。去年以来,积极承接了上级下放的134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集中开展行政审批清理规范工作,公布政府“权力清单”,取消本级行政审批事项125项,保留138项;行政职权由原来的1万多项精简为3529项。同时开展“体外循环”专项整治,推进商事登记“三证合一”等制度改革,时间由原来的19个工作日缩短为4.5个工作日,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开公司手续更简单,环节更少,时限更短,“门槛”更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更浓厚。

  实施“人才活城”战略,激发科技创新动力。2014年筹集7165万元,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推动 “5358”人才工程和“揽万名英才•助浏阳腾飞”计划实施。2013年以来,通过各类引才引智平台,共引进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2600余名、企业专业技能人才35000余名,有效缓解企业人才短缺困难。


浏阳巧用加减乘除为实体经济创造APEC蓝

996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