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四分之三财力构建民生保障“立交桥”
2015年,浏阳财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侧重补短板、兜底线、建机制,妥善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亿元,其中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等民生支出 61.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75%;比“十一五”末增加41.5亿元,是2010年的3.2倍。将可用财力的四分之三用于构建民生保障“立交桥”,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认同感、幸福感。
一是提高民生保障标准。筹措资金12.9亿元落实教育“两个比例、三个增长”政策,比上年增加2亿元,增长18.5 %,全力推进教育“三年行动”,顺利通过教育强市验收。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8728元,比上年增长23.4%。基本公共卫生从2014年人平补助35元提高到4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120元提高到130元;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人均参合财政补助标准由320元提高到38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11年提标,2015年增幅达10.5%。村级运转经费在上年基础上增加3万元,达到村均18万元,增强村级经费保障。实施第三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提标相关政策,在职人员工资平均每月增加300元。
二是改进民生保障方式。新增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每人每月50元,城乡低保对象生活补贴每人每月10元。安排各类学生资助2813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797名。安排促进就业专项补助扶持资金3083万元,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65万人。安排医改补助资金5092万元,投入卫生“三年行动”建设资金1613万元,新增基层卫生院3所,改扩建基层卫生院4所,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公立医院医改工作顺利推进。投入水稻、油菜、烟叶及商品林保险3800万元,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三是筑牢民生保障底线。支出社保基金18亿元,发放城乡低保1.4亿元、大病医疗救助2204万元,提高社会保障补助水平。发放涉农补贴29项53.7万户次近2亿元,增加农民收入。拨付保障性住房补助资金1.4亿元,推动安居工程建设。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亿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造条件。较上年增加投入政法经费3079万元,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筹措资金3800万元,落实中央精准扶贫重大举措,确保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提前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