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四举措加强政府主导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17年08月16日 00:00 【字体:
  近年来,长沙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和全国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为抓手,以服务群众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大财政投入,矢志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制度设计。长沙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在标准的制订过程中,一方面,立足于长沙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制定的公共文化服务各项标准均高于国家标准;另一方面,对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各类指标进行了具体量化和分解,让标准既具有可行性,又走在全国前列,政策执行有据可依、基层操作有章可循。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建立由市长任召集人的全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各级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内容,纳入实事工程的考核范畴。将服务基层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引入第三方评估,全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测评,测评结果作为评估公共文化机构绩效的重要依据。 

  三是加大财政保障。逐步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全市文化投入从2011年的5.89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6.25亿元,年均增长22.6%,超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11个百分点。建成开放了占地196亩、总投资17亿元的三馆一厅(图书馆、博物馆、规划馆、音乐厅),成为省会地标、城市客厅、文化圣殿、百姓乐园每年安排1200万元,对30个示范性乡镇(街道)提质改造,目前建成示范性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8个,实现全覆盖;每年安排资金600万元对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改造升级,目前已建成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00个;升级1364家农家书屋,60%达到星级管理水平;每年安排1100万元,支持长沙市图书馆图书购置、免费开放工作,全市已建成图书馆分馆100个;每年安排免费开放经费1400万元,推动15个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全市博物馆、纪念馆面积7万平方米,藏品13.8万件。设立300万元民办博物馆补助资金,对考核合格的民办博物馆免费开放予以专项补助。 

  四是引导消费需求。在《长沙晚报》、长沙电视台开辟专版专栏,反映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动态,培训基层文化干部1000人次,发放工作手册2万多册。安排全国文化消费试点资金5000万元,各区、县(市)配套了每年不少于100万元的专项资金,推动了文化企业参与全市文化建设百姓大讲堂十万群众进歌厅农村文化集市等活动顺利开展,有效引导扩大全市群众文化消费,实现了文化惠民乐民与扩大文化消费双赢目标。 

 


长沙:四举措加强政府主导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996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