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财政:建立健全机制 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近年来,浏阳市财政局坚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部署,始终把教育事业作为优先保障的重点,提升认识、主动落实,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教育投入。近五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超过100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8.64%。
一是加强财政预算保障。以生均、绩效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教育预算拨款机制,将循环教材、生均公用经费、安保经费、师训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教育事业管理经费纳入年初预算,加强财政教育投入预算保障。
二是推进教育项目建设。落实《浏阳市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统筹各项财力,花大力气增加学位供给,全面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和提质改造薄弱学校,改善农村小学基础化设施和办学条件,切实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健全扶贫助学体系。构筑“学段全覆盖、标准最高档、项目可叠加、结果全告知”的教育资助体系,全面落实各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应免尽免、应补尽补”。2018年共资助各类贫困学生53068人次,金额3440.12万元,免除各项入学经费7123.7万元,惠及学生32万人次。
四是强化教师保障水平。2016年起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大力支持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好农村教师人才津贴政策,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待遇,年发放农村教师乡镇补贴6112.2万元,建立健全奖励机制,激发教师献身农村教育、潜心教学的热情;完善支出保障机制,绩效工资等均落实到位,教师年人均工资水平高于公务员,教师获得感明显加强,是长沙地区九区县中唯一工资福利待遇水平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县(市)。近年来,在教师周转房建设方面继续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共建教师公租房及教师周转房1879套,缓解了乡村教师在校住宿难问题,有效稳定了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