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实招 办实事 助推浏阳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设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1年08月13日 09:43 【字体:

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尺。浏阳市财政局积极履行职能,紧紧围绕“文化强市”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大投入,推动形成市、乡镇、村(社区)、屋场四级公共文化体系网络,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数字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大力支持市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结合城市开发,统筹资金3.3亿元,支持图书馆、博物馆、规划展览馆“三馆”建成并向公众开放使用。图书馆新馆于2019年底开馆,馆内功能齐全、设计现代、藏书50余万册,被评定为国家一级馆。此外,围绕总分馆体系建设,全市建成13家图书馆分馆,与长沙市九区、县、市的图书实现了共建共享,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总分馆体系。建成9家城区自助图书馆、2家乡镇自助图书馆,与长沙市签约了资源服务“一卡通”,有效助力了图书馆场馆功能服务的延伸。博物馆新馆于今年6月份开馆,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拥有馆藏文物近1万件(套)、珍贵文物1000余件(套),日均接待约2000人。图书馆、博物馆开馆后迅速成为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的文化新地标和网红打卡地。投资1.2亿元,新建全民健身中心24处、健身驿站5处、全民健身工程点4000余处,完成健身步道建设任务,基本建成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健身圈。浏阳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4.07平方米,完成了小康社会考评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2020年)≥3平方米的目标任务。

二是全力支持镇、村公共文化服务链条拓展。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支持村镇文化设施建设,建立联动机制,推动全市文化资源共享、一体化运行发展,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加强镇村文化阵地建设,促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目前,浏阳市已建成3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10个长沙市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333家农家书屋,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了全覆盖。统筹资金近2亿元,推进重点文物的修缮保护,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力度,推进楚东村传统村落文物保护总体工程、锦绶堂整体维修,以及胡耀邦故居和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园两大红色文化项目。

三是统筹推进文化屋场建设。

浏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聚焦传承保护,对地域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将保留传统乡村文化风貌和文化遗产融入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屋场建设全过程,彰显本土文化特色,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韵。统筹资金9000万元,建成300余家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屋场,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出实招 办实事 助推浏阳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设

2032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