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财政:构建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及资金线上监管新机制
为加强和规范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及资金监管,长沙市财政局全方位联动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和市直部门,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强化信息技术支撑,通过制定办法、线上管理、动态监控,构建即时、全面、精准的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日常管理和资金运行新机制,进一步提升财政服务和管理水平。
一是控流程,找准制度建设“切入点”。以“安全、规范、高效、精简”为原则,结合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相关要求,制定《长沙市市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办法》,明确预算单位各类银行账户开立、变更与撤销的规定,分别对预算单位主管部门、所属单位以及商业银行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建立互联互通机制,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保障账户管理工作协同有序推进,落实落地预算单位银行账户长效管理。
二是强基础,划清账户清理“边界线”。市财政局结合年度代理银行评价工作,联合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以及预算单位,将预算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全部纳入清理范围,通过三方信息进行分析比对,财政将审核后的账户信息导入预算一体化账户管理模块作为基础信息数据,指导预算单位在系统修改、完善、上传账户相关资料,对超过文件规定数量、符合销户情况的账户,尤其是长期未用的久悬户限时办理撤销。
三是优服务,扩大线上管理“覆盖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通过启用预算一体化账户管理模块功能,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财政部门审批环节由线下办理变为线上办理。在一体化系统中实现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无纸化备案存档、网上审批审核、资金动态反映、网络电子对账等完整管理链,全面覆盖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使用、监督等工作,为下一步预算单位账户分类管理、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四是严监管,形成动态监控“新体系”。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与账户开户商业银行签订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资金管理业务授权书,授权开户金融机构按日向一体化系统发送各类账户的收支信息、资金余额。预算单位可通过一体化系统查询本单位所有银行账户数量及资金信息,财政部门可通过预算一体化系统查询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所有信息。通过系统建立银行账户信息电子档案,及时更新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审批、变更、撤销情况,实现了对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动态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