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财政:守好国资家底 多措并举交上“满意账”“明白账”“放心账”
近年来,长沙市以贯彻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为契机,不断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自觉接受人大和全社会监督,切实增强做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交上了一份国有资产管理的“满意账”“明白账”“放心账”。
一、服务大局交上“满意账”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收支矛盾,长沙市严格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增量”,着力盘活低效闲置资产“存量”,以政府的“紧日子”全力保障老百姓的“好日子”。一是严格资产配置管理,完善资产配置标准,强化资产配置预算执行刚性,对无资产配置预算或超标准配置资产的单位,一律不予支付资金,坚决消除单位重复配置资产、配置高档资产现象。在组织编制2023年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预算过程中,核减各单位拟新增资产4695件,节约财政资金6690.52万元。二是大力盘活闲置资产,始终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作为盘活存量资金、资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好。2022年专项出台《长沙市清查处置行政事业性闲置国有资产实施方案》,充实工作专班,强化主体责任,加强统筹协调,经过全面清查,全市纳入盘活处置任务清单的行政事业性国有闲置低效资产351项,账面值6.21亿元。通过逐一制订盘活处置方案,预计全年可实现盘活处置收益15亿元,有效增加可用财力。三是加大民生事业资产保障,资产资源向教育、医疗等重点民生事业倾斜。
二、夯实基础交上“明白账”
摸清家底,夯实基础,找准问题,有的放矢,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重要途径。长沙市高度重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清查、资产报表、资产卡片、会计核算等工作,持续建机制、强基础。一是严格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年度报告管理办法》。建立国有资产年报和月报工作机制,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轨道。二是提升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优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市300多万张行政事业性资产卡片进行全面体检,推动各单位资产账务、实物、卡片信息一致。三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出台《长沙市公路资产专项清查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明确公路水路公共基础设施政府会计核算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过公路资产专项清查,全市公路资产全部登记入账。
三、严防风险交上“放心账”
安全规范,严防国有资产流失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目标。长沙市抓住资产出租、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产收益等关键环节,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合理划分审批权限,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确保交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放心账”。一是公开公正处置国有资产。严格执行资产处置公示制度,防止“暗箱操作”低价转让资产。各单位报废资产残值在20万以上的,须委托拍卖机构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拍卖。涉及到房屋、土地、车辆等有效资产的处置,须经市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二是加强资产使用监督。健全单位资产管理内控机制,明确资产使用人和管理人岗位责任,推行“一卡一物一条码”,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用于单位履职和公共服务。强化财政部门、主管部门监督职责,严格履行经济行为审批和资产评估备案程序,控制资产出租期限和经营业态,防范资产经营风险,对权属不清晰或者存在权属纠纷的资产,一律不得用于出租和对外投资。三是严格资产收入管理。将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作为政府非税收入的重点内容进行监管,建立资产使用、处置业务和国库会计对账制度,督促各单位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出租和处置收入及时足额全部上缴财政,严禁单位坐支、挪用资产收入。
下一步,长沙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决策部署,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履行法定职责,进一步构建现代化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体系,为保障行政事业单位高效履职,推动社会公共服务协调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