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一二四”工作法深度盘活“三资”见实效
近年来,长沙县财政局多措并举持续深度盘活国有“三资”,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机制,运用“一二四”工作法,全面理顺盘活流程,深入推进处置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畅通渠道,开辟一个机制。建立不动产权属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容缺受理联合验收机制,针对部分资产权属不清、权证缺失等历史遗留问题,组织财政、自资等部门对土地手续合法但未办理建筑物登记的不动产,由相关部门出具规划认定、建设验收意见后按现状验收并进行登记;对土地、建筑手续均不完善的不动产,协助使用单位查找地籍资料,完善土地手续后依程序登记。机制启动以来,已完善资产权属登记41宗,化解遗留问题18宗。
二是理顺流程,打通两条途径。明确通过处置方式盘活资产的两条途径:对权属完善的资产,由县财政局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价值,按“一事一议”报请政府后采取协议转让、公开拍卖、注资国企等方式盘活;对单位撤销合并、主体界定不清晰等权属不完善的资产,统一委托从业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开展清查并代办权属,完善手续后盘活处置。近3年来,通过完善权属并公开处置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28宗,完成收入8393.82万元并上缴国库。
三是精准分类,用好四字要诀。“能用先用”,2022年通过调剂使用解决资产短期配置不均衡现象,政府授权国企使用特许经营权产生经营收益,国企特许经营权有偿使用创收790.39万元;“不用则售”,经营性资产经评估后通过公开拍卖、协议转让进行市场化处置,全年协议转让资产12宗收入4.03亿元;“不售则租”,对权属登记手续不完善、短期内难以通过市场化处置盘活的资产采取租赁方式盘活,全年行政事业性资产租金598.63万元;“能融则融”,对于体量大、有特殊用途的资产,如社区服务用房、公租房、廉租房等进行专项清查,以注资方式做实平台国企资产,全年评估注入平台公司资产3批204宗,增加注册资本8.43亿元。2022年,长沙县有效盘活“三资”57.0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67%,将水库源水资源打捆为特许经营项目整体招标创收9.4亿元,获评省盘活“三资”30个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