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财政:“六个转变”规范国库基础管理

湖南省财政厅网站 时间: 2025年07月10日 17:15 【字体:

近年来,长沙市财政局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严格资金管理、创新系统功能、完善内控机制、严守财经纪律,通过“六个转变”,实现财政国库基础管理进一步规范,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改革,推动资金支付由“人工审核”向“系统审核”转变。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已集成“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预决算双控、转移支付资金规范管理、资产配置和政府采购预算总额控制、预算单位资金流向监控等11类主体功能;分年度更新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规则解读,指导单位规范支付行为,预算单位“无预算不支出、无指标不支付”以及专款专用的意识显著增强。

——深化财政库款管理改革,推动工作机制由“集中调度”向“相机决策”转变。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设置库款流量表,准确监测市、县每日库款流入、流出和余额情况;对库款异动的区县阶段性增减调度额度,确保市、县两级库款规模处于合理区间。划出库款管理红线,要求“三保”和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项目优先支付,专项债券资金不得作为一般财力使用或用于平衡预算。严格财政库款与财政专户之间的资金调拨管理,库款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深化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改革,推动财政监管由“线下核查”向“线上穿透”转变。完善优化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银行账户监管模块,实施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开户、销户、变更、备案全生命周期管理;设置“双推送”功能,即银行向系统按日推送账户资金收入、支出、余额情况,按月推送对账单与单位对账。依托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设置收款方账户“黑白名单”,严禁预算单位违规将财政资金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转出至全市各级预算单位和本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坚决杜绝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及内部代发户每日余额不为零问题出现。2025年起,全面取消预算单位工资代发户,严控资金违规滞留单位实体账户,盘活预算单位沉淀资金。

——深化会计核算管理改革,推动记账工作由“手工录入”向“机制生成”转变。全面梳理市县记账会计凭证分录,将上下级往来、政府债券收支核算等内容纳入机制凭证范围,创新开发非税收入单位明细导入挂接以及拨款电子凭证签章失败自动提示功能。针对全额、差额、自收自支预算单位业务特点,合理设置单位会计核算机制凭证模版,实现90%以上业务事项自动生成凭证。严控预算单位在记账环节随意调整指标经济科目,确保财政下达指标科目、财政总会计核算科目与单位会计核算记账科目保持一致,有效缩小部门预决算差异。

——深化财政财务报表管理改革,推动数据统计由“手动填报”向“自动提取”转变。细化设置收入、支出、往来款项对账单,建立财政与预算单位月初强制对账工作机制,确保预算单位会计账与财政总会计账数据一致。创新系统自动提取和生成财政总决算、部门决算、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报表功能,最大限度减少人工填报工作量。同时,在系统外设置审核模板,加强逻辑审核,确保账表一致。

——狠抓内控制度建设执行,推动风险防控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见”转变。及时修订财政国库资金安全管理内控制度文件,在指标管理、资金支付、资金调度、印鉴管理、内部监督等关键环节,合理安排人员分工,所有岗位设AB岗,确保特殊情形下工作不断档。扛牢扛实财政资金运行枢纽和财政数据管理源头责任,财政所有报表数据报送严格落实“三审”要求,所有资金须通过四人审核后才能支付。严格限定业务操作人员与技术维护人员的职责权限,严禁技术人员兼任业务操作岗位。特别是涉及资金拨付环节岗位,严禁技术人员未经批准使用管理员账号篡改系统后台数据。


长沙财政:“六个转变”规范国库基础管理

33736205